扶蘇便故意問起,“這話你怎么不對吾父相告。我只是個太子罷了。”
張蒼倒吸了一口涼氣。
回到咸陽后,他跟著馮氏將軍們也一起去參加慶功宴會。看到大家都沉浸在已經建立好的功業之中,自己卻獨獨不見太子、蒙恬、李信、王賁這些真正的功臣,這也就罷了。
“宮中脂粉遍地,咸陽酒肉充棟,只是關外,無數百姓抱著白骨,冬無衣,夏無席,一日三餐勉強充饑而已。”
“朝中的臣子,只想著歌功頌德,奸臣在上獻唱誦詞。忠臣義士一旦出言,言日后安撫民生的大事,就會被人排擠。”
“關鍵是……”張蒼不知道后面的話該怎么說。
“怎么了?”
“太子,您得找個機會回去勸勸大王啊。”
“勸什么呢?”
“我怎么看大王絲毫沒有要安撫百姓的意思。甚至大王在驪山起了一座如山的陵墓,又說要修建馳道。已經在征調刑徒、城旦、和降卒去做了。”
張蒼眼中滿懷憂憤。“這么搞下去,會弄得天下人怨聲載道。可是現如今,也就只有您的話大王能夠聽進去。”
“今時不同往日。再說了原來你是為了逃出咸陽,這才來臨淄的啊?”
張蒼連連道,“太子,絕無此事,絕無此事。”
雖然咸陽的空氣確實很臭。。。
“你若是不來,我還要為難,手頭的事情沒有其他人比你更合適了。至于其他的,那都不是你該想的,你不要去謀劃了。”
“我聽聞太子打算重整百家,我早就想修理修理這些人了。只恨來得遲了!”
二人一拍即合!
張蒼的到來,讓士人沸騰。
只是在張蒼到來的前幾天,比他更為重要的人物也剛剛抵達臨淄城。
月前,士人們紛紛指責諸子百家在恒陽君抵達臨淄城后當了鱉孫,扶蘇如此大發詩文,感召群雄。可是諸子百家別說宗師了,徒子徒孫都沒見跳出來一個。
在士人親切地問候了他們的祖先,禮貌地溫問詢了他們的父母之后,孔孟世家相繼來到齊郡臨淄。
這在當時的天下,是非常轟動的大事。
孔子的名聲,世上的人大多都知道。很多人都把他當做偉大的教育家,其實孔子真正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愿意自己發心救身邊一切眾生。
所以孔子周游列國,會有人評價他說‘明知起步可為而為之。’
這已經算得上是對孔子最高、最中肯的評價了。
若沒有一種甘愿犧牲自我,成全眾人的心,又是什么支撐孔子周游列國,被人圍困還能堅持下去不放棄呢。
所以當孔子世家的后人終于出面,駕車抵達了臨淄城后。
孟子的后代竟然在兩天后,也來到了臨淄城。
扶蘇很客氣的命令蒙恬親自將孔孟世家的后人請到了驛館。這樣的待遇,也符合世人的期待。
但是自始至終,扶蘇都沒和孔孟世家的后人見過面。
直到張蒼到了,扶蘇確信整飭百家的大事有了主將。
三天后。
扶蘇召集齊了自己這些時日挑選培養的人才。
“此次整頓諸子百家,為的是廢棄后人臆斷胡亂編造之說,更為打擊不良之風。”
“只是孔孟世家,諸子學說,在世人心目中,地位卻不可撼動。那你們看,會見諸子百家的議題應該被確立為什么呢?”
“今日,在場所有人,無論身份等級,文臣還是武士,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勢必要想出個主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