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哪能想到辦法啊。
這些人一個個咬文嚼字,廢話一大堆,說來說去都不在點子上。
所以到了劉季這里,他就給了四個字。
“太子,您也知道,劉季是個鄉野粗人。我是沒讀過多少書的,也不愛讀那些破書。只是劉季一直都很喜歡上次太子在上林苑里所說的言論。”
“太子說,真正的道理都是一個意思,真理肯定是唯一的。就比如太子眼前這塊案,他肯定是銅制的,是方的。”
“但是到了百家嘴里,這銅案就不是銅案了。但是這銅案就是一塊方形銅案。”
“劉季以為,和百家論是論不清楚的。他們的學說就是為了讓聽眾的腦子越來越糊涂。”
“干脆,化整為一。把百家合成一個,這樣也就順應了天下大勢!又或者,百家互相消滅,消滅到最后,誰活下來那個就是勝利者。”
劉季全然不在乎什么諸子百家的去留和發展。
他覺得有用的東西大家都會喜歡,會爭著去搶;沒有用的東西自然而然會被人丟棄。
篩著篩著,不就有答案了嗎。
什么諸子百家,不就是自己標榜自己,顯得自己尊貴,用來蔑視其他人的嗎?
可不見得沒有讀書識字的人就比那些讀遍天下書的人強。
這個世界上,最蠢笨的人就是書呆子。
最壞的也是讀書人。
借著自己會讀書,會識字是,所以瞧不起讀書不多的人,欺負不識字的人。
當然這些話,劉季肯定不會公然說出來。
否則太子就會感覺自己被罵了。
只是劉季這樣簡單的言論,在眾人聽來,都對其嗤之以鼻,他們認為這樣做太粗暴了。
之后就是曹參了。
連劉季都能給出一個明確的辦法,曹參作為中庶子,沒有理由不說話。
“太子,臣以為從大將軍恬到衛尉季,每個人說的話都有道理。”
馮敬在門口聽著,忍不住嘴角上揚,甚至噴出了鼻息。
蒙毅也十分嫌棄地看了一眼曹參。
結果曹參在眾人都把他鄙視完了一圈之后,才慢慢說。
“下臣以為,如此大規模的百家集會,別說當初于齊桓公田午時期初建稷下學宮有這么熱鬧。恐怕以后,也不會再有這樣盛極一時的場面。”
“迄今為止,來到臨淄的士人不下千人。諸子百家名門共有一百一十九家。前來臨淄的世家加起來共有八十多家。”
“這樣大的一場盛會,如果主持地不好,稍微有些錯漏,就會被百家批駁,使得士人詬病,離心離德。”
“所以臣的建議是,這場集會必須要按照今日諸位將軍文士所建議的來施行,但是集會絲毫不可以提與百家有關的名目。”
“讓百家共同議論天下一統,尊秦國法家,消除百家之中糟粕,合并百家。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于秦國的,有利于維護天下安定的,也是有利于百家的。”
“正因為如此,下臣以為,要用與百家無關的題才能達成效果。”
“而君侯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此乃天然異稟,非鉆仰者所庶幾也。音義既遠,清辭妙句,焱絕煥炳,譬猶飛免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敢追,況于駑馬可得齊足。”
“君侯文采著世,過于群臣,臣等鄙陋,何以及君。是以請太子賜題。”
劉季聽著,下巴拉得極長。他從小就不喜歡和曹參這個人玩,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