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車以上造之尊,勒令這些士兵退下,隨后安撫季布,獨自去找太子。
“臣觀太子麾下,人才實濟啊。”
“上造此來,是答應要助我一臂之力了嗎?”
相里車聞言,立刻站起來,對扶蘇行臣子大禮。
“太子日前提議,臣思慮許久,想到這天下歷經數百年的戰亂,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皇帝陛下得秦國列代先王神靈庇佑,終于成就今日天下太平的大局。”
“只是天下雖然不再有戰亂,但是人心卻不統一。舊的觀念不時沖擊新的秩序。太子屬意墨家,力圖實現百年之前祖宗的偉業,打造一個尚同、非攻的世界。”
“我相里車無才、無德,只是微末學到了一些祖宗先輩留下來的技巧,本沒有資格同太子完成這樣的大事。”
“但是身為墨家鉅子的后人,實現歷代墨家鉅子的理想,本就是天命之職。相里車日后,必定全力以赴襄助太子完成對墨家理論全新的適應和改造。”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相里車的話,頓時讓扶蘇懷念起了某些偉人。
“我秦國能有上造這樣的人,真是天下人有此福德。”
二人閑談幾句,相里車就對一些重要問題和扶蘇開始商議。
“墨家的思想核心,重在實踐。至于那十個重大的目標,只是祖先們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提出的口號。”
“墨家思想若要細論其意,條分縷析來陳說著書,只怕會使得墨家流于形式,一如儒家。”
“所以臣以為,這墨家的思想,不是要去擴充,而是要精簡濃縮。道理要越簡單、越明白、越通俗越好。”
相里車自從聽說了扶蘇的想法,要用儒家的愛去替代墨家的兼愛,他考慮了現實可行性。
但是相里車可沒忘記過,墨子是為什么離開儒家的,因為他們每天只會說說說,從沒干過一件正經事。
相里車更加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先相里勤是為什么帶著弟子來到秦國的。他們要做的是實踐理想,用實際行動來創造。
儒家還在大談仁義、斥責天下諸侯王無道義的時候,墨家的弟子則在研究到底怎么樣才能實現非攻了。
對于墨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行動。
相里車不希望扶蘇在更新墨家思想的過程中,無端地贅述一堆無用的釋義,讓墨家從此走向下乘。
“你這是在給我提底線啊?”
相里車連忙抱拳,“太子,墨家和儒家,本來可謂水火不容。我們墨家是非常討厭儒家那一套繁文禮節、鋪張浪費的。儒家的思想可以被墨家采用,但是要貴在簡潔、實用。”
“上造還是謙虛了。看得出來,您是真正懂得墨家精神的人。我愿意將此事全權委托與您。”
相里車又道,“除了此事,臣還有一件事想問太子的意見。如今的秦墨家早就已經沒有墨家弟子了。光靠臣一位,那實在是獨木難支啊。”
情況確實如此。在農兵合一的秦國,君王講究中央集權,哪能容許墨者們的存在呢。墨者只聽從鉅子的命令。
“那以上造之意,若是無法組建墨家這樣一個正式門派,未來就無法普及墨家的思想嗎?”
扶蘇有些犯難,楚墨家都尚且要被改造,秦墨家現在又重新提出來需要招收弟子,壯大門派的需求。
“全新的墨家,必須要由天下有名望、有威望的人來組成。只有這樣才能讓讓民眾信服。光靠太子您和我兩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推動尚同、非攻這樣的思想深入人心的。”
扶蘇想了想,墨者,為民請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