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綰開啟了他的故事。
扶蘇一開始也沒在意,他其實有所猜測,勢必又是忠告教誨之類的。
可是王綰講述的故事和扶蘇想的套路完全不一致。
“我七八歲時,本來不喜歡讀書,我只想勤加練武,日后好征戰殺敵,成為一個大將軍。”
“家中有幾畝田,一家人辛苦勞作,原本可以溫飽……”
扶蘇聽得有些不耐,,,因為這種故事太多了。
戰國時代,大爭之世,庶民翻身的機會大大增加,所以扶蘇身邊的每個人幾乎都和扶蘇這么講他們的過去。
“只是后來,我們那個小地方發生了地震。現在太子知道我是如今哪一郡出生的人了吧?”
“東郡?”趙國往昔頻繁發生地震的地方,就是東郡了。
“正是。地龍翻身,整個村子都被淹沒了,趙王很快下令派兵前來救助。但是讓我感到氣憤的是,那批糧草并沒有發放給我們災民,而是在路上被強盜打劫了。”
扶蘇心想,趙國好游俠之風,有強盜真的不奇怪。而且盜跖就是在大梁那一帶異常活躍,東郡一帶也一直盜賊頻出。
“但是盜亦有道。強盜們根本不會去搶奪災民的食物,事實上,那批糧草是被官兵們私吞了。”
扶蘇望著王綰,“老丞相的意思是,要讓我整頓吏治?”
“太子對于政治,并不比老朽愚蠢,甚至敏銳更多。如今朝中出現的狀況和風氣,究竟需要怎樣處理,這個太子不用我教。”
“我想要告訴太子的是,因為那批官兵私貪了糧食,隨后我的老家開始干旱。我兄弟六個,最后只剩下了我一個。”
“而村子里的人,幾乎都餓死了。”
王綰原本很嚴肅,也在扶蘇面前極力克制自己,但是當他回憶起自己的親人全部餓死在干旱大地上的場景,還是忍不住老淚縱橫。
“人間,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慘劇了。”扶蘇是太子,知道全國各地什么時候發生地震、什么時候發生大旱、每次又因為災害死了多少人。
不是扶蘇冷漠,是他已經麻木了。
“在天災面前,人是極其無力的。”
王綰則對著扶蘇說道,“可是如果那批糧草送到,就會有很多人活下來。我的兄弟,也不至于全部活生生餓死。”
“我始終都相信,人的作為能夠改變很多事情。”
扶蘇靜靜聆聽著。
而逃跑的貍貓不知道什么時候又跑了回來,它蹲在王綰的身邊,前肢窩在身下,瞇著眼瞅著扶蘇。
“從那以后,我就立志要成為一個高官,成為大人物。我前去齊魯之地求學,學各種學問,誰能教我,我就服侍他。”
“直到有朝一日,我終于學成了,我回到了趙國。我想成為將軍,立下軍功,面見趙王,整頓改革腐敗之事。”
“但是當我到了軍隊里,那時秦趙已經爆發了長平之戰。整個趙國都沉浸在怨恨秦國人的氣氛之中,所有趙國人都把矛頭指向秦國。”
“但是我那個時候,其實就已經對我們當時的趙王產生了懷疑。我所學到的是事必由己出。趙國戰敗,長平之戰四十萬趙人被殺,趙國人卻歸咎于秦國人無恥、暴虐、殘忍,沒有一個人指出是因為統治者選擇將領有誤,是因為趙國朝廷內部腐敗嚴重。”
扶蘇望著王綰,心里感慨,這家伙也太牛逼了吧。在趙國被屠殺了四十萬,所有人都沉浸在怨氣之中時,他竟然能夠這么思考問題。
這并不是說王綰不愛他的國家,恰恰相反,他是真的愛趙國,想解決趙國的問題,所以才會去尋找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