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將士們沒有喊出來,但是扶蘇其實已經聽到了。看他們瘦骨嶙峋、面黃肌瘦就知道這些年他們過得如何了。
也是看到了這些將士,扶蘇才有信心去做接下來的事情。其實扶蘇也很擔心,他完成那樣的大事后,會不會有人說不好的話。
史書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為兒子,去背刺父親,這是違背倫理的。
任誰都會有點心理障礙。
但是百越的將士們,讓扶蘇打消了這些念頭。
之后任囂和扶蘇講了他們大戰的經過,還有就是現在整個秦國正在征調民夫修建靈渠的事情。
他們明里暗里,都在暗示扶蘇一些東西。
時不時又夸贊扶蘇。
這不禁讓扶蘇想到當初他攻打楚國的時候,那個時候將軍們和他不是很親熱,因為扶蘇打仗的作風和他們想象的不太一樣,對待戰爭的態度也讓他們感到很異類。
現在則不一樣,扶蘇就像那軍營里的美少女,每天都有一大幫人圍在身邊跟前跟后。
他們現在才懂得,有家不能回、有家回不了的感受。
他們才懂得戰敗者的心情,才懂得失去親人是什么感受。
百越這一戰,艱難的戰爭過程不僅僅讓民眾對嬴政大失所望,更是用一種幾乎殘忍的方式廢除了軍功爵制。
百越戰爭是怎么廢除軍功爵制的呢?
須知,制度,本來就是個無形的東西,但是它確確實實存在。固然無形,可是它能保證很多人的利益,這是人類合作的基礎。
但是,制度是為人服務的。
當五十萬的大軍,剩下十幾萬人。
這個制度已經被毀滅了!
人在經歷了死亡和失去之后,內心深處已經失去了對于軍功的渴望,那一刻起,軍功爵制就失效了。
只是歷史總有它的遺憾之處。攻打南越的將士們死心了,不想再戰爭了。但是歷史上的他們永遠都沒有辦法回到咸陽城,沒有辦法把他們想法告訴統治者,告訴后代,告訴家人。
但是盡管如此,用戰爭消滅了大量的人口之后。
軍功爵制失去了人的支撐,本身就開始在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扶蘇在廣西一帶住了七八天,他感覺到眼下正是他改革甚至于廢除軍功爵制的大好機會。
而士兵們根本不愿意在此受苦,他們也不想再去掠奪他人的家園,他們只想回家,只想找母親。
尉繚看到前線戰士們是這種情況,也是感到憂心忡忡。
很快,二月到了。
黑色的灰燼上,冒出了新芽,春雨一場又一場,將黑色的灰燼蘸濕,與土地融合。
桃花開了。
將士們回家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一場名義不正的戰爭,是嬴政犯下的過錯之一。
扶蘇坐在小筑里,他在等待一些消息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