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扶蘇高高地舉起酒爵,先一飲而盡。
眾將士都望著扶蘇。
“百越戰事,損耗我大秦帝國元氣,致使國內民眾賦稅久重不輕。國中青壯多有被抽調征集前來,可惜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在此。”
“這在我秦國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敗績。”
“我認為,百越戰事根本就不應該開打。就算開打,想要開疆拓土,也得要國內的民眾答應才行,而非陛下一人答應即可。”
說罷,扶蘇又對著眾人祝酒。
只是一個晚上,這些話立刻傳遍了軍中。
軍中將士聞言,哪一個不是憤慨激動。
第二天一大早,肥厚的芭蕉葉到處張著,士兵們聚集在濃密的芭蕉樹下一群群圍聚著。
“太子是真敢說啊。”
扶蘇不僅說了,還說了他們的心事。
“讓民眾同意,而不是讓陛下同意。這句話說得好,這太子的度量衡就是和咱們不一樣。”
一些不識字的庶民士卒非常喜歡扶蘇的話。
這大概是他們攻打百越以來最開心的一天了。
士卒們紛紛一改當初出兵時在村里長老面前夸下的海口,而是支持扶蘇的言論。
想當初,他們出村前,每個人都站在村口大放厥詞,說什么不做五大夫,都對不起村口的椿樹。
更有人說,要是我拜不了爵位,那以后就絕對不會回家來。
此景此景,恰如當初秦國即將攻占六國時,這群青年當時還是少年,他們曾經義憤填膺地說,“就算是我死了,我也不做秦國人。”
旋即,在秦國軍隊入駐之后,他們很快地去村口報備,好領取他們的"傳"。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妙。
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未來還會再發生很多遍。
這群清亮們現在梅開二度,又開始忘卻當日的豪言壯語,不住地咒罵攻打百越是個多么愚蠢的決定。
只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將士,他們是被征兵而來的。
秦國雖然有募兵制度,但是只限于極少數士卒。
大部分人都是要服兵役入伍的。
也就是說,很多人其實是被迫前來這里的。
當初來的時候就不情愿,來了還受了各種各樣的折磨和痛苦,失去了老爹、兒子、兄弟的男人們紛紛陷入悔恨、痛苦、悲傷。
這個時候,扶蘇的這番軍事主張論自然一時間炸開了鍋。
清晨,趙佗已經帶著自己的部將巡邏回來了,他要安撫當地的百越族人,為此經常天一亮他就要給他們送一些中原人的谷物之類。
若非如此,百越族人豈會心甘情愿認可這位未來的"王者"呢!
穿過重重的薄霧,走在形狀相似、地貌相仿的山坡林地之間,這里的每一處幾乎都沒有什么差別。
如果不是手里有著指南針,他們肯定要在這"十萬大山"中迷路。
他們穿越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好幾座山林地帶,終于來到一群巨大的石頭邊上。
這里就是他們當初選擇營地的天然障礙物。
只是今天,大石頭邊上站了一群"大舌頭"。
趙佗遠遠就聽見山上有人在說話,他示意部將不要出聲。
趙佗聽到士兵們在談論說:
“陛下想著一口氣把幾百年的事情都給辦了,嘴上說的好聽,說什么不想讓后代再受戰爭之苦,不想讓后代再這么辛苦。都是屁話。其實就是想要一個人占全部的功勞,陛下想要成就千古的偉業。”
“我看太子早就對陛下不滿了。”
“當然不滿,陛下把太子干的事情都給干了,太子上任干什么啊?我聽說皇帝陛下一年的開銷,已經抵得上當初孝文先王在位期間的全部開銷了。這是壓根沒打算給太子留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