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李斯立刻感到自己的仕途上出現了巨大的危機,這兩個人無論誰做廷尉,都是對他相位的威脅。
李斯自然要斡旋,盡可能讓嬴政打消對此事的念頭。
“趙嬰當初是奉行陛下的命令,去斬首張蒼。后來又是聽從陛下的命令,釋放張蒼。固然行刑過程中有所過失,可是陛下現在打算處置趙嬰,日后誰還敢對陛下的話唯命是從呢。”
“李斯。你知道趙雍么?”
李斯面不改色,“陛下憂心過多了。大海一向平靜,如果有了波浪,那一定是起風了。”
李斯始終都是一句話,只要你別胡亂作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太子根本打不到你。
嬴政面色猙獰,“你這是叫朕坐以待斃。”
李斯再次反駁說,“若陛下罷黜趙嬰,日后朝中九卿,誰還敢對陛下唯命是從。”
嬴政板著面孔,“攘外,必先安內。”
這個外,李斯自然明白指的是誰。
“驅逐太子,這代價會很大。”
嬴政才不顧這些,“你也是朕的心腹了。大家都看出來了,太子已經背叛了朕,難道朕還要坐在這里等待嗎。”
李斯見阻止不了嬴政,就想著用其他的方法。
“可是趙嬰本無罪。”
“他有罪。他在朕與太子之間搖擺不定。你也是經歷了嫪毐之亂的人,為什么不明白這些最簡單的道理呢。”
“臣明白了。”
嬴政只是想要重新樹立一面旗幟,招攬朝中臣子重新歸于他的麾下,讓他們識時務為俊杰,至于那些投靠太子的人或者打算站在中間的人,嬴政要殺了他們。
李斯能來到這里和嬴政面對面談論這個敏感問題,自然是事先考量了極多的。他清醒地意識到,太子和陛下內斗,最終只會是兩敗俱傷。而他不會成為受益者。
看著嬴政執意這么做,李斯的心意便有所轉變。
嬴政第一次不聽他的忠告,強行要干點什么的時候,就已經走錯了路。以李斯的判斷來看,以后嬴政只會越做越錯。
當初太子只是上諫而已,陛下非要殺張蒼,把局勢弄得一團糟。現在一步步下來,張蒼沒殺成,陛下反而接連處置兩個對他忠心不二的人,還失去了趙高,一時間顏面大失。
李斯看嬴政現在已經是方寸大亂了。
李斯就要告辭,沒想到嬴政主動問起他,“你認為派遣誰去做廷尉比較好呢?”
嬴政那雙眼里滿是對李斯的懷疑。
現在的嬴政,他感覺自己身邊每一個人都不可靠。這種想法使得他在當下的時局中非常危險。
不過這正符合他長久地沉浸在祖龍降世的理念以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功業里的失去理智的情形,此時的自亂陣腳,也是他自己埋下的禍根,根本原因還不在扶蘇身上。
李斯看到嬴政的這種眼神之后,自然心里咯噔一下。
陛下居然不信任他,都這種時候了。
嬴政陷入一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狀態,這都怪趙高死地太突然,嬴政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他感覺宮里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扶蘇的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