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既然都是高手,這心里想的,肯定和嬴政這個欲望閾值高到超乎極限的人不一樣。
很多人以為,離開秦始皇的人才必定是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儒生。
其實不然,真正離開秦始皇的就是這類人才。
每一個朝代,它的氣運將要衰落時,這批人都會悄無聲息地離開。
脫離了這些人才的輔助,嬴政才是真正的損失。像那種只要背本書就可以做人才的人才,天下多的是啊,一抓一大把。
這群人,都年紀很大的了。一個個胡須雪白,最年輕的也就是六十二歲。
他們雙目清澈,就像是祁連山的冰雪一樣。
嬴政很尊重他們,自己席地和他們一起坐著。
幾個長者都知道這嬴政什么心思,又是對他們有所求所以表現得這樣乖巧。
幾人自然都是看破不說破。
“陛下,長生之事,違背天道人倫啊。假如有人長生不老了,天下人心紛亂啊。”
“陛下一國之君,天下之主。怎么能琢磨這種事呢?”
這些長者們都很和氣。
他們委婉地告訴嬴政,修仙這個事,是真的。
但是皇帝修仙不行。別問,問就是不行。
主要是嬴政在舍本逐末。
嬴政在這些人面前碰了壁,轉頭就叱責說,“這幾個老家伙,我平日里給他們山頭住,給他們好吃好喝供養他們。他們關鍵時刻居然不給朕辦事。朕真是白養他們了。”
嬴政氣得抖索,可身邊沒有一個體貼人敢上前安慰。
他本來也就此作罷了。
畢竟,嬴政根本就沒昏庸。
他只是在自己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做了一個設想——我要不要在人間成仙,這樣就能永保江山。
其實在聽了那些賢能的話之后,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皇帝修仙,能成功嗎?過去都沒有人這么做成功啊。
而且他的名聲這幾天好不容易好了點,要為這件事再犯忌諱嗎?
扶蘇他可在軍中啊。
嬴政想要趁著這個機會,讓蒙恬過去輔佐扶蘇。這是他一貫的打算,對其他人,嬴政總是不放心。
嬴政希望這件事就這么過去算了。
修仙,對嬴政來說其實就是個想法。操作的事情,他一以貫之的認為是手下人的事情。
他問過了高人,不行那就不行吧。
他不認為自己昏聵,并且也確實沒外人說的那么昏聵。
他早就和庶民脫離了接觸,完全和庶民過著脫節的生活,不了解庶民的所思所想。他本人已經過著和神仙一樣的日子了,可是還不滿足。
只是他年紀大了,還保持著青年人的心態,又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稍微弄不好就成了丟人現眼。
但是這么大件事哪會這么輕易過去啊。
貴族壟斷這些知識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了。民眾對這些上古科學知識一無所知,你說你要修仙,他們會認為你瘋掉了。
就像是崇尚佛道的李煜。他為了表達自己的供應之心,親自和皇后給尼姑們削廁籌。
側籌應該沒人不認識吧,就是擦屁股的木條。
李煜就干了這么一件事,讓很多臣子都覺得他們的皇帝腦子有病,進水了。
嬴政也是這樣。
人間就是這樣,回旋鏢在皇帝和民眾這兩個群體之間來回打。
皇帝和皇帝身后的人,人數最少、權力最大;民眾人數最多,手無寸權。
這正是天下最好的一對矛盾組合。
只要有哪一方不老實,立刻反噬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