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可惡的戰爭,終于結束了。”
“我們可以回家了!”
戰爭,終于停止了。
秦人上一次對統治者全民擁戴時,恐怕還是商鞅變法堅持要上‘刑上大夫"。歷史總是被人打扮,從上揚的做法來看,基本上沖著維護民眾的利益打擊貴族世襲權力而去的,這點毋庸置疑。
第二次,就是昭襄王超長待機。
第三次,就是秦王政。而在他成為秦始皇之后,功業幾乎是兩面評論。
第四次,就是扶蘇繼位了。
戰爭,該開始的時候就開始,在該結束的時候結束。
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停止的道理,就會走向毀滅;如果一個國家不懂得停止的道理,那就會走向衰敗。
秦國,在各種艱難曲折中走向了新生。
而帝國的新主人,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無數困難曲折之后,也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在扶蘇頭頂上的陰霾,終于被驅散了,徹底地迎來了光明。
權力最終還是在慢慢地滾落到了扶蘇的身上,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權力接地運動。
目前來看,首先扶蘇的名聲是被保全了。
——
當軍中的將士們對皇帝新下達的詔令議論紛紛、指責眾起時,趙佗游蕩在那山坡的墳頭上。
他在一個人喝酒,偶爾給將士們倒兩口。
這一回,不是寬慰,而是道別。
遺憾的是,他當初帶著他們出來上戰場,如今卻不能帶他們回去。
軍營里的議論、喧囂,越來越大,有人在山坳之中叫喊出了‘昏君"的字眼,隨后又是一陣咒罵。
在百越的軍中,會發生這種事大家習以為常。
不要再覺得,皇帝的權力是多么神圣,是多么不可侵犯。皇帝的名號,是多么尊貴,大家對其多么敬愛。
那都是皇帝本人做的清夢!
一個朝代如何延續,制度和統治者只是軟件,廣大的農工商群體,那才是實打實的硬件。
嬴政要把扶蘇召回去的事情,激起了將士們的憤慨。
“這絕對是陰謀!”
“太子在這好好的,為什么要回去!”
“我們之中,有人泄密啊?”
“泄密就泄密,怕什么?我們保護太子。”
將士們為此開始爭吵,有的擔心在家的妻兒老父母;有的表示要堅決擁護扶蘇。
可不管怎么樣,戰爭是徹底停止了。
而扶蘇得到了百越軍隊的支持。
現在的問題,在扶蘇自己的選擇了。
“太子,現在看來,我們用不著執行之前的計劃了。”任囂有些緊張。他一直在抹著額頭上的汗。
任囂之前嘴上說的多好聽,現在就有多懼怕。
嬴政的詔令一到,每個人又開始了那點小心思。
扶蘇都習慣了。
生而為人,所有人都是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和嬴政的詔令一起來的,還有陳平的信。
陳平的信傳來的時候,始皇帝修仙的事情也已經鬧得紛紛揚揚,天下人盡皆知。
只是南方人對此了解的不多。商賈雖然會往來帶消息,但是他們忙著賺錢,不會在乎那些事情。
消息不怎么準確。
宮里的情況如何了,只有陳平的信里一五一十的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