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他的這么大,我的這么小!?”
——
據史書記載,二世繼位第一年,罷免了丞相李斯,命其還鄉——荊地新蔡。
隨后,右丞相馮去疾親自上書,請二世復起王綰。帝遂起安車,復詔請王綰。百官隨同馮去疾,親自登門,以安車迎接王綰回朝。
因為全盤郡縣制而離開的王綰,最后又因為新帝決意重新采納最開始的郡國分封制策略,而被恭請回來。
這一事件,幾乎是給秦國所有功臣武將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意味著分封的事情板上釘釘了。
在王綰回來之后,被秦二世任命為右丞相。
在秦國,以左為尊,而右漸次之。
——
百官們迎著王綰回來的這一天,則是李斯帶著家當,又重新返回老家的那一天。
一向將權力視若等同生命的李斯,在這一刻,坐在馬車里的他,竟然也無可奈何。
秦二世恨不得把帝國的府庫送給他,他就是實在盞戀權力,但是根本沒有報復的理由。
何況這么多的禮物,對于李斯來說那就是無上的榮耀。
秦二世讓他全身而退,沒有算計韓非之死那筆賬,已經是讓李斯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
咸陽宮里,擺設著宴席,歡迎王綰的歸來。
扶蘇很智慧地將那些功臣武將們,也一起請來慶祝。
其實,這些功臣武將們,在咸陽驛館里雖然很安靜,可是心里都對這個人有些不滿。
他們都是當父親的,現在要效忠一個造反老子的人,聽他的命令行事。
大家伙心中還是有些微詞的。
但是不敢公開議論。
但是扶蘇把王綰請到宮里,又讓他們一起來吃宴席。
那些過去對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臣子們,一下就把秦始皇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們感覺,還是眼前這個坐在王座上儒雅斯文的青年更讓人喜愛。
他們從沒有看上面坐著的那位感覺這么順眼過。
這些老父親們看著扶蘇,仿佛是看到了自己家的貼心小棉襖——他們的女兒一般,一個個嘴角露出欣喜的笑容,思考的能力像是經歷了秋冬霜雪的葉子一樣,紛紛抖落掉下來。
今天這個宴會,本來是不需要的。
王綰倒也沒那么喜歡出風頭。
只是馮氏一族尤其是馮去疾,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讓老上司回來再坐在自己的頭上,他必須要化被動為主動。
否則他這個左丞相難道要讓位給右丞相嗎?
又或者造成在臣子心目中,左丞相不如右丞相。
于是,把王綰風風光光迎回來,由馮氏再發言為秦二世和王綰的回歸做宴會,讓王綰在外人看來,情義上是對馮去疾一族有所虧欠的。
而且還能彰顯馮去疾作為丞相的寬容大度。
一盤棋下來,王綰的風光都被分給了馮氏一族。
這會兒,他那雙小米粒一般的眼睛微微笑著,肥胖的身軀,和藹的笑容,讓人看著傻憨傻憨的。
馮去疾鳳眼狹長,則在對面盯著這位過去的老上司。
任囂這個人,人不夠智慧,想的卻很多。
他想著要學習其他臣子的精明,于是就在宴會上不吃不喝,專門忙著察言觀色。
他看到二位丞相互相對視,不說話。
也不知道心里想還是怎么的,反正鬼使神差說了一句話,弄得宴會的氣氛陡然降到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