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一開口,這恭賀之詞,就在文臣武將之間脫穎而出。
權貴,中下層大都擺脫不了酒色財氣,不是喝酒就是玩女人。
但是最頂層的這幫人,不是學習讓自己的能力更加精進,就是悉心聽高人傳授大道。
馮毋擇就和蕭何一樣,有事干的時候出來辦公,休息的時候就不停地學習。
在郊外居住的時候,馮毋擇每天都要看文章。
他對于楚國的辭賦,十分欣賞。
那是一種在鄉野之地流行的新文體,經歷了屈原和宋玉的楚辭篇章演變而來。
文辭華麗。
馮毋擇沒事就愛聽楚人唱歌。
他當初在打仗的時候,別人進攻了一個城市,都忙著去抓美女獻給秦始皇,又或者去搶財富。
但是他卻在搜羅書,在城里請教有學問的人,把才士名流帶回家給自己做謀士。
所以馮毋擇在家的時候,能夠經常聽到現在的楚國人怎么唱歌,楚國現在的情況是怎樣。
雖然秦國和楚國聯姻很久了,馮毋擇作為貴族,也可以接觸楚國的東西。但是別忘了,所謂的楚國貴族秦國高官,本質上其實是秦國本土勢力的一支,只是生養他們的人是從楚國而來。
遠嫁而來的姑娘們,為了不受母國的影響而在秦國有安穩的日子過,必須要團結起來。
從他們在秦國擁有廣袤的土地,繁衍了眾多子嗣開始,就開始在秦國扎根,被永遠地固定在了這片土地上。
他們開始成為了秦國人,給秦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以穩固自己的腳跟。
在這種情況下,是遠道而來的楚國人拋棄了他們過去的身份,學著做秦國人。
所以,歷經了百八十年,在秦國的貴族之中,根本就沒有什么地道的楚人。
要想了解當地的情況,風俗、習慣,還是得從楚國的土地上最新長出來這一茬青草看起。
馮去疾吸收了很多知識,比如楚賦這個新鮮玩意兒。
他的言辭非常優美,正是楚國的大夫文士們贊美君子的。
在所有人都還沒有聽過這個東西的時候,馮毋擇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資料。
一出口言語就很新鮮。
這場宴會,大家也聽了無數的贊頌,但是馮毋擇一開口,臣子們都感覺耳邊刮過了一場清新的風。
秦楚的文化交融,就是靠馮毋擇這樣的貴族慢慢帶動的。
估計,要不了多久,秦國的文明就要迎來一個新生的小寶寶——秦賦。
周青臣盤算了很久的賀喜之詞,這會兒感覺也沒什么新意了。
武將們也都跟著馮毋擇這個講究的文化人齊齊稱頌,“陛下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天下必然太平。”
跟不上節奏的任囂,在后面喊著,“額也是,額也是。”
扶蘇自然高興,"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在過去的秦人的言辭里,哪怕是天下的言辭里,幾乎從不這么說話的。
就像是把歌詞民謠變成了更為體面的文學體裁。
非常新穎。
“好個武信侯啊。朕從未聽過這樣的說辭。”
馮毋擇上前,“臣聽說,最近南方荊地,誕生了一種新歌。”
“草木零落兮,云飛揚。”
“陛下若是喜愛,臣可以送上幾個文人,獻給陛下。”
扶蘇一聽文士,就感覺到了自己熟練的領域。
“可。”
稷下文人集團,還是學術氛圍太重,沒有什么創造性。
扶蘇懂得詩詞歌賦,喜愛吟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