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個更好的辦法,朕擔心諸侯們無法立即施行下去。所以需要用計謀幫助他們消化。”
尉繚:“什么辦法?”
二世:“推恩。”
二世:“規定諸侯王除了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于縣。”
“諸侯國越分越小,屆時可以達到大國不過十余城,小國不過數十里的局面。”
“而整個國家范圍內,秦漢郡八九十。”
也就是作為直屬中央的郡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0%—90%。
“屆時新的郡縣,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這些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并且郡縣總是占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
“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中央集權得到有力的鞏固。”
“諸侯王國在名義上沒有被進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諸侯王進行武裝反抗。”
“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封國越分越小,諸侯勢力大為削弱。”
“即使諸侯王膽敢倚仗自己擁兵自重進行叛亂,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還規定諸侯王死后,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
“建新制,侯國隸屬于郡,地位與縣相當。”
“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屆時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而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直接解決了。”
繚望著扶蘇,久久說不出話來。
“利用家族內部的利益矛盾,來解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妙啊。”
扶蘇卻苦笑,“妙雖然妙。可是一旦提出來,諸侯王未必樂意,勢必有人暗中反對。為了稱霸,那些年輕的諸侯們抵觸。”
繚這會兒明白了,“所以才需要把諸公子們的地分得那么小,就是吸引他們,讓他們忍不住去犯錯。”
“而只要犯錯了,陛下就站理。陛下站理,就可以讓中央管轄封國內的事情,強制拆分。”
“以此達到以一個人,控制天下諸侯國的目的。”
繚思索著,眼里滿是對扶蘇的敬佩。
扶蘇笑曰:“此計如何?”
“妙哉!妙哉!妙哉!”繚忍不住問,“陛下您是怎么想到這么好的計策的?這一環扣著一環啊。”
“無他,天生的罷了。”
繚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一定有人給陛下出謀劃策,是不是陳平教陛下的?”
扶蘇嫌棄,“陳平,他也不過是和國尉一樣的看法罷了。這些事,都是我一個人設計的。就等著執行了。”
扶蘇微微嘆了口氣,不知道誰是第一個被當做雞的倒霉蛋。
繚頓時頭上冒著汗珠,這下師傅真的不如徒弟了。
“我這不是心急生亂嗎?若是多給我兩天時間,我肯定能想明白。”
【通知:
因為設計的盤子太大了,然后好多條劇情線,但是按照時間線來寫的話,太折磨人了。會影響節奏,還有我的訂閱追讀很多實際數據。
所以為了保持爽度,還有寫起來脈絡清晰點。
我打算仿照史記,用人物,或者某個支線比如中央和地方矛盾,單獨開展篇章。
一個寫完,然后再接著寫下一個單元:如何在關中推動大治理,施行文教。】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