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原人這幫上古大神的子嗣們,他們終于吃夠了戰爭的教訓,短期內是再不想打仗了。
也就是這一年年冬,諸侯國的國民數量急劇下降,而關內的國民數量開始急劇增加。
除了從諸侯國趕來的百姓、富商等,還有那些為了躲避戰亂,躲在深山老林里的鄉民。
聽說來了個想要實現天下大同的皇帝,一上來就宣布停戰,與周邊國家簽訂和平條約,隨后開始免稅。
這幾件事干得,簡直是對準了百姓們的心窩子。
鄉民們自然紛紛涌了出來。
天下,正在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緩慢的行進。
但是也有些笨蛋,執迷不悟。有人往關中跑,也有人往諸侯國跑,為了實現成為上卿的夙愿,為了滿足自己的抱負,為了彰顯自己的才華
歷史,無非是無數個人命運的共同交響的華章罷了。
它不美麗,總是鮮血淋漓,丑態百露。
危機和新生,總是相伴相生。
話說,老百姓們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富裕的希望,但是扶蘇這邊,卻要付出一點代價了。
就像無數人問的那樣。
身為一個皇帝,難道不應該是努力想著去鎮壓百姓,滿足自己的私欲,把庶民當牛馬一樣壓榨,以實現自己的私欲呢,讓自己的名聲千古垂青呢。
為什么做了皇帝,要去費勁巴拉地插手管百姓的死活呢,還關心庶民們過得幸福與否。
這不是矛盾的嗎?
真的有這種好人嗎。
扶蘇,他不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但是,他也不會去通過靠著壓榨百姓來實現政治目標的皇帝。
因為,真正的治國靠道啊!
只有你俯下身,把庶民托舉起來,那庶民才會把你高高地捧起。
如果你居高臨下,看不起庶民,那庶民就會把你給掀翻了。
無關個人本性善惡,只是扶蘇想要實現治國的方法更為合理。
只是這些把弱者百姓捧起來的做法,明顯地刺激了很多權貴的心,他們感到扶蘇和他們不一樣。
大秦帝國,壓榨了幾代人才有今天。
無數人都是被壓榨過來的,他們學會的只有壓榨。
突然有一天,秦二世說,我不壓榨別人了,你們也不要壓榨百姓。
大家都對扶蘇有些害怕。
沒錯,是害怕,是恐懼。
天黑了太久,大家都已經當了幾百年的瞎子了,習慣了在黑暗中如何生存,如何進步。
忽然間,有人把窗戶打開了,陽光進來了。
站在最上面的人,他們的眼睛被陽光曬得疼痛至極!
但是,扶蘇決意,要把窗子打開。
天要亮了,請睜眼。
別說朝臣們對扶蘇的做法感到害怕,就是對扶蘇抱有極大信心的少府章邯,他也心中漸漸對扶蘇滋生出不滿來。
按理說,二世今天能夠繼位,他簡直是首功。
但是秦二世對他,并沒有自己想象的好。
他還是少府。
雖然在過去,扶蘇和他互相暗中幫襯,扶蘇讓他掌控了整個咸陽城的治安,少府兼任內史,多么大的榮耀。
可是章邯想的,始終是軍功那是男人的榮耀。
本以為扶蘇真的想要就此休戰了,他本來就覺得扶蘇有些背信棄義。
畢竟他的愿望是做個武將,拜將封侯,結果他沒有軍功,只能繼續做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