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只機械獵犬,也不是完全無敵,至少它純粹的力量方面,不如鐵甲牛馬。”
“而它的移動速度雖快,但還不至于比我揮拳還快我打不中它,主要還是因為眼睛跟不上,看不清它的動作和軌跡,也就無法預判位置,總是打到空氣。”
“眼睛鎖定移動事物的能力,是動態視力,而狗的動態視力,很強。”盧平逐漸有了思路,“那就以鐵甲牛馬形態為基底,額外添加一部分哈士奇基因并設定期望讓哈士奇的動態視覺基因得到表達。”
懸浮公交上,盧平閉著眼睛,開始一點點調整新重組態。
根據前世的經驗基因添加的比例要“寧少勿多”。
這一點,在重組生物的基因構成并不復雜的時候,其實不是很重要,所以盧平之前也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
可是他很清楚,一旦新生物添加的基因種類超過五種,就必須開始注意這一點。
因為“期望設定”這個功能,只是從“是否表達”的層面來影響生物特征的,換言之,那些添加了卻又不被允許表達的基因,其實還在,只不過它們會沉淀在基因鏈中,變成冗余無用的“垃圾基因”。
垃圾基因本身是無害的,任何地球生物的體內,或多或少都有,比如人類基因中有用的部分就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其他都是冗余的垃圾基因。
垃圾基因是進化過程的遺留,人類的垃圾基因中,甚至能找到祖先曾經為細菌的那部分遠古基因,只不過如今都不再表達而已。
但是這種冗余的垃圾基因,卻不能夠太多。
冗余基因多了,首先就會嚴重拖慢基因復制的速度,使得細胞復制變得效率低下換句話說,就是細胞再生變慢,傷口不容易愈合。
此外基因鏈過長,還會使其變得不穩定,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基因雪崩。
這就是為何打造重組態生物是個技術活因為不是把所有基因不管有用沒用都一股腦塞進一個生物體內,然后只挑有用的讓它表達就可以的一個生物的基因鏈太長太復雜,是可能崩潰的
最理想的情況,自然是每一種生物都只保留有用的基因,而刪除冗余的垃圾基因,以縮減基因鏈的長度,提高穩定。
這都是前世玩家們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原核進化其實并沒有給出官方限制,只能添加多少種基因玩家組合的不好,十種以內的基因也可能會觸發雪崩,而組合的好的話,幾十種基因糅合也可以相對穩定。
盧平好歹前世經驗豐富,但也是經過了一番調整,才最終確定了新重組態的比例。
新重組態未命名人類基因100,魯西牛275,伊犁馬304,鯡魚基因40,哈士奇基因25
“依然命名該重組態為鐵甲牛馬。”盧平暗道。
這是他的習慣,如果某一次對重組態的改動,只是強化單一器官,比如打造更強視力的眼睛,更強聽覺的耳朵,更鋒利的牙齒沒必要完全換一個名字。
如今的鐵甲牛馬,說到底只是一個雛形,一個方向盧平想象中的鐵甲牛馬,肯定是要有超強的防御力、爆發力和耐力,而且視聽嗅覺等感官都要足夠敏銳,爪子牙齒足夠堅固鋒利,骨骼足夠堅韌
只有各方面都足夠優秀,才能稱之為頂級生物,才能和前世“鐵甲魔猿”相提并論。
編輯好新的重組態,盧平又在電子手環上聯系了一位心腹手下“去幫我做一件事。”
“訂做一件金屬絲編織的防護衣,送到燎原食品店門口對,就是那種高壓電路施工工人穿的防護衣。不過記住,要最大號的,至少兩米二身高”
盧平看著窗外,懸浮飛車已經進入了迷霧區,景物都逐漸淹沒在了灰色的濃霧中,反而使玻璃上,自己臉龐的倒影更加清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