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明年也夠嗆能好了,現在糧價稍微低一點了,開春了,糧價還得漲,三爺家里有閑錢的話,可以再屯點糧食。”小嵐家一直照顧他家生意,是他家的大客戶,梁掌柜也不藏私,將話說的明明白白。
小嵐很是詫異,“明年開春了可以挖野菜了,等種上菜和糧食,也能就慢慢好了,梁掌柜你為啥說明年也好不了呢。”
“二小姐說的也不差,但是這次受災面太廣了,現在朝廷的救濟糧尚不能解決流民的溫飽,村里鎮上的發的救濟糧更是少,明年朝廷還有沒有糧食賑濟災民,這都是說不準的事。”
小嵐聽了梁掌柜的話,感覺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她一開始想的淺了,今年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余糧,吃一年了,存糧都吃的差不多了,看來明年很可能會像梁掌柜分析的那樣,太和鎮乃至大豐縣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現在的豆子五十文一斤,黍米六十文一斤,至于小麥、大米、小米都要上百文了。
家里現在人口多了,這個年頭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小嵐決定屯上五千斤豆子、五千斤黍米,小嵐交給梁掌柜一百兩銀子,“梁掌柜,明天你麻煩你安排人將糧食拉到我家吧,這是定金,余款明天結清。”
梁掌柜還沒回話呢,盛軒先著急了,“小嵐,咋買這么多糧食這得花多少銀子啊,咱家的老底差不多就全都交代出去了。”
“爹,咱家人口多,吃的也多,咱們寧愿多買了剩下了,也不能等著要吃糧食的時候家里沒有啊,你看著現在糧價貴,可是你想想前幾個月,那時比現在的糧價還要貴,沒屯糧的人家為了口吃的,還不是照樣買嗎現在糧價稍微便宜了一些,咱家現在屯也是趕上好時候了。”小嵐道。
“二小姐說的不錯,前幾個月面粉的價格都漲到半兩銀子一斤了,豆子黍米也比現在翻了兩番。”梁掌柜對小嵐大手筆屯糧的行為很是贊同,更佩服她小小年紀就能聽進去他說的話,并考慮到自家的情況而果斷買糧。這份果斷勁,這個年紀的小姑娘算是萬里挑一了,起碼他就沒碰見過這樣的姑娘。
梁掌柜對小嵐更加恭謹了,從她和盛軒的談話,他就明白了,看似盛家是盛軒和張氏當家,背后說的算的其實是他們的閨女。梁掌柜聯想到盛家的發家史,估計也與小嵐脫不開關系,聽說去年她家就老張家接到家里住了,這個荒年,自家吃口飽飯都難,她家還要供給老張家的吃喝,聽說張家人口不少呢,這足以說明盛家的富裕和知恩圖報。這些年老張家一直接濟小嵐一家子,現在家里的日子過起來了,就讓他們接過來享福了。老盛家的腸子估計都悔青了吧,要不是他們要害小嵐,這份破天的富貴就是他們的了,哪能輪到老張家呢。
盛軒最后還是被小嵐說服了,父女倆去雜貨鋪子買了咸鹽又去肉攤買了一副板油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小嵐和盛軒就將買糧的事情說了,并且說明天糧店就派人來送糧食。小嵐管著家里的賬目,賬上有多少銀子她是最清楚的。買完這些糧食,家里的積蓄差不多就空了。
張氏有些猶豫,怕家里沒有存銀,萬一家里有點急事,要用錢怎么辦。她雖然犯愁家里的財務狀況,但是也知道閨女是干大事的,屯糧自有屯糧的道理。家里這么多張嘴等著投喂呢,她內心想說明年新糧就下來了,其實不用買這么多的,但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因為盛軒已經悄悄的告訴她鎮上梁掌柜說的話了。
如果真像梁掌柜說的那樣,地里的莊稼是收不上來的,估計還沒成熟的時候,就被難民搶了。要是這種事情真的發生的話,家里沒有屯糧,到時候糧價又高,她家就更難過了。
張氏想到這里,后背起了一片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