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是個老實本分的,心眼又實在,他分出去另過比跟著老大去上任要強。”張氏設身處地的為老四家想了想后答道。“哎,不過,不分家有不分家的好,不分家的話,老四家跟老大家就是一家子。人家出去了也會被高看一眼,退一步來講,就是以后小葉和小濤成親,沖著老盛家的門楣,也就能說上好親事了,可是要是分開了,那就是兩家人了。”
“上次老四就鬧過一次分家了,但是被你奶給攪和了,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分成呢。”張氏道。
張氏和盛軒一頓分析到底是分家好,還是不分好,也沒得出個定論。但有一點他們是知道的,一切都得看盛浩一家子的意思。因為鞋子穿在腳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小嵐也在思考盛浩家分出來單過好,還是繼續跟著一大家子過日子的好。老盛家這十幾口的人,一起過日子的時候,難免會磕磕砰砰的,盛浩一家子顯然處在食物鏈的最底層,家里的臟活、累活幾乎全被他們家包了。要是老四一家子分出去,這些活計誰來干呢小嵐覺著,盛浩一家子即便要分出來,估計也得脫掉一層皮。
不過只要盛浩能堅定信念,不被盛老爺子的軟和話所迷惑,對分家的態度強硬上一些,估計也能分的出來。這種事,別人都使不上力,他只要自己能使上勁,也是能分成功的。
自從盛軒從老盛家吃過一頓飯回來,小嵐家就專注自家的事情了。
首先是張慶豐和付氏的豆腐作坊。現在趙東家和徐掌柜那邊雖然還沒開始定貨,但是小嵐打算先做著腐竹。一是腐竹需要曬干存放,等急需要貨的時候,當天是做不出來的。二是腐竹耐放,只要存儲方法得當,可以存放好長時間。
回來的第二天,張慶豐和付氏就帶著小燕去收拾跟老盛家一墻之隔的豆腐作坊去了。昨天來給小嵐家幫忙的人,早早就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因此這天,他們早早就帶著工具來到豆腐作坊門口,等待打掃衛生了。
兩天的時間,就將豆腐作坊的里里外外搞干凈了。做豆腐這種入口的東西,衛生是很重要的。之前張慶豐就負責豆制品這一塊,所以他把衛生這一塊盯的很嚴謹。
過來幫忙打掃衛生的也都是之前在作坊里干活的,她們對做豆腐的要求還是記得的,因此衛生搞得很仔細。
張慶豐管著豆腐作坊這一攤事,而張山峰則管著編小籃子和小筐子的事。
“小嵐,咱們回到村里了,咱這邊條子多,稍微砍點就夠用。”張山峰道。
“姥爺,您辦事,我放心。不過我要提一個小建議,咱們是不是可以用蒲草也編一些看看質量”
“這個沒問題,咱家莊子上的那條河邊上,就有很多蒲草,我可以割一些回來編制試試。”張山峰覺著小嵐的意見很是中肯。連忙點頭應道。
莊戶人家手都是很巧的,孩童們的玩物一般都是手工編制的。像竹蜻蜓啊,草編的螞蚱啊,蹴鞠啊,都是自家編織的。
不過蒲草萱軟,編出來的籃子和筐子到底是沒達到小嵐的要求。
自從小嵐家傳出要招聘編織籃子和筐子的人后,第二天村里的人就嗚啦啦來了好些人。
張山峰拿出他編織的籃子和筐子,來讓他們編織,這是用以考核他們的手藝,只有手藝合格的人才能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