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蓮蓬咱們定價三十五文怎么樣?”小嵐想了想,然后提議道。在前世的時候,她可是記得小商小販的是拿著籃子,按個賣鮮蓮蓬的,而且還是按個賣的。
蓮蓬這玩意兒,在南方水鄉,那時不值錢的,但是北方,還是最北方,這種稀罕物可是很少見的。在現代的時候小嵐就生活在北方,她每次看到有賣鮮蓮藕的,都會買上一個嘗鮮,一個就要十塊錢呢。并且就是這個價格,來買的人也不少呢。大家就是為了吃個新鮮。
今年小嵐家的魚塘,可是這附近的稀罕景。又受到文人騷客的追捧,甚至連隔壁府城的學子們也有慕名而來的。因著他們寫下的詩歌,小嵐家的魚塘早已聲明遠播。
盛軒張羅著撈魚,嫌棄自家木桶太小了,她直接去木匠那,將人家定制的浴桶買了下來。這次盛軒可是大手筆,買的多人家給送到家來了。
現在全家人放下手頭的事情,帶著長工來拉網捕魚。跟小嵐家親近的人家也都來幫忙了。
捕完魚之后,力氣大的男人們就將魚抬到馬車或者是牛車上,由買主拉走。
最近的酒樓和大戶人家,訂魚的了不少。
“老三,你們家的魚可真肥啊。”過來幫忙撈魚的人眼饞的說道。
今年天氣旱,魚塘里的水不是太多,有些魚被驚的,甩著尾巴越出了水面,白色的魚鱗在昏黃的泥水里若隱若現。岸上等著的買主們瞪著眼珠子給水里撈魚的人指點道,“快撈起那條大魚,對對對,就是你身后的那條,別讓它跑了。”
“你看那片水,在往上翻滾著冒泡呢,它肯定就在那藏著呢……哎呀,好大的一條黃骨魚啊……”
岸上的買主們比撈魚的還要激動,有那些耐不住的,就直接脫鞋挽褲腳,也跟著下了魚塘。
等小嵐過來喊她爹吃飯的時候,在水里找了好大一會,才找到盛軒。水里的男人們個個滿身的泥水,就是頭發上也都是稀泥,臉上也被糊上了泥,一個個快活的在水里撈著魚,好似不知疲憊似的。
“這條魚,你提回去,讓你娘晚上燉魚塘,黃骨魚燉湯可是最好吃的……”一邊說著,盛軒一邊將手中的黃骨魚遞給小嵐,“拿穩了,這魚滑溜。”
小嵐見著她爹從水里起來,身上的泥和水順著衣擺和褲腿往下淌,有些心疼的道,“那我先回去讓我娘做魚湯,爹,你們快點哈。”
買主們見小嵐一個小丫頭片子,說話落落大方,不羞不怯的,倒是沒養出鄉下丫頭的小家子氣。
傳聞都說盛家的家業大多都是這個小姑娘的功勞,看來還真有那么點意思呢。
現在魚比肉便宜,周圍村子的人家都知道小嵐家今天撈魚,晌午的時候,就提著水桶來買魚。本村的更是在魚沒有離水的時候,就挑好了。一桶魚一桶水,回去倒水缸里養著,養的好的。能養一兩個月呢。
傍晚的時候,盛軒給來家里幫忙的人,一人兩條大魚,送走了幫忙的和買主們,盛軒一行人便回去了。
一頓飯結束,時辰也不早了,按照盛軒的意思,明天一早得早起,他要去鎮上賣魚,所以晚上要早些睡。
天色由青黑轉到微白的時候,盛軒就拉著魚車出發了。拉車的牛撂蹄子,牛車正好壓在了石頭上,車身跟著顛簸,浴桶里的魚跟著嘩嘩的往外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