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不是每個當官的都跟沈六一個樣子的,幸虧他們在遼東府,受著沈六的庇護,要是在別的府城,還不知道什么樣呢。
小嵐和盛軒站在圍場上排隊等著納糧,圍場的四周有士兵把守著,場中有士兵幫忙抬糧食。
雖然是納糧,但是這次百姓們的臉上沒有露出愁苦的表情,大家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為納完糧后,剩下的糧食就是屬于自己的了。
前邊納完糧食的人說了,沈六將軍的人嚴格按照大啟朝的規定征收糧食的,并不會多收他們的,也不會征收運糧食的行腳等雜錢,大家伙自然高興了。
輪到小嵐家的時候,盛軒就帶著小嵐上前來了,納糧需要當家人在文書上簽字畫押的,這樣的大事,小嵐自然想上前湊熱鬧。
士兵們將糧食一袋一袋的抗進來過秤,賬房打著算盤計算了一番后道,“盛軒,你家地上種的小麥、大豆,還養殖了魚和兔子,這些都要算入納糧范圍的,你們打算怎么納?”
盛軒跟小嵐對視了一眼道,“都以小麥結算。”
賬房點點頭,正要說話,一個小兵就小跑的跑到賬房跟前,低聲跟他耳語了一番后,賬房就改口道,“兔子養殖是跟沈將軍一起的,沈將軍賺的銀錢也是為了手底下的兵士們不至于吃不飽飯,這部分就不算了,最后你們家要納的糧食是三千五百斤,剩下的你都拉回家去吧。”
小嵐皺了皺眉頭,低聲詢問賬房,“這是沈將軍的寬待嗎?”
賬房抬起眼皮看了小嵐一眼,還沒開始說話呢,小嵐就繼續說道,“兔子養殖雖然是我家跟沈將軍合伙開的,但是地是我的,按照慣例的話,占用的土地應該按照畝產來算的。”
賬房詫異的看向她,“沈將軍官居三品,是不用納稅的。”然后賬房見小嵐還沒走,就低聲跟她說了一句,“這是何大人的意思,有啥疑問,您親自去問問他。”
今年天氣干旱,遼東府因為有沈六的打開水庫放水,所以大家的收成還算過的去,沈將軍又體恤大家剛從災年種緩過來,所以今年征收的稅并不重。
等盛軒在文書上簽上字,按了手印,父女二人拉著糧食就回家了。
小嵐家里人口多,這次小麥雖然收成多,但是去掉納的稅的和賣出去的麥種,剩下的還真不夠一大家子的嚼用的。家里的豆子倒是可以吃,但是小嵐想著用來做豆腐,她是舍不得吃的。
張氏對納糧的結果倒是很滿意,她跟小嵐的想法可不一樣,以前家里種地交完稅,也就能吃個半飽。當時她可是在崔氏手底下討生活的,所有的吃食分配都是崔氏說的算的。
今年年景雖說不好,但是家里卻能留下來這么多糧食,要是不是為了給豆腐作坊留豆子,家里種的這些糧食是吃不完的,這怎么能不讓她高興呢。豆子提供給豆腐作坊,豆腐作坊掙了錢之后,再買些黍米等粗糧,到時候,粗糧、細糧參合著一塊吃,既能解饞也能填飽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