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家是有理,可是信到了你爺奶那邊,他們老兩口咋想的,咱們又不是老兩口肚子里的蛔蟲,咱們哪能知道呢,我覺著你奶肯定怪咱們。”張氏有些憂慮的道。
“娘,這有啥,她又不是咱們的天,還能管著咱們不成?況且這事咱家占著理呢,這事不管在哪說,咱們都不怕。”
“咱們跟我爺和我奶解釋,那說明咱們孝道。至于她聽不聽嘛……這事咱們以前經歷的還少嗎?”
“娘,你再看看咱家現在過得這日子,我爹現在還是八品的農官了呢,咱們在村里住著,哪個不說咱家的好呢。”小嵐道。
張氏被小嵐勸的釋然了。
晚上的時候,小文就執筆,在原先給老爺子的信的后邊,又寫了幾頁紙,然后封上口子,遞給盛軒。這是打算明天帶到鎮上去,打算讓跑生意的人捎到河間縣去。
“我爺這還是自從走了之后,第一回給咱們捎信呢。”小文道。
“看來還是惦念著我大姑啊。”小嵐道。
現在盛老爺子距離他們幾千里地,每天也都見不著面。上次分家的時候,就鬧騰的不是太愉快,后來盛軒又從牢獄里將人撈了出來。這前前后后的事情,盛軒一家子都跟著經歷了,老爺子是覺著自己沒有臉,因此就不怎么聯系了。
不過老爺子到底是戀故土的,他最終還是要回來的。盛蘭花正好給了他一個寫信的契機,小嵐覺著以后說不準老爺子就會頻繁的來信了。
盛春花的信,使老爺子覺著自己被重視了,覺著家里還是需要他的。他本身又是一個愛操心的性格。大家長做習慣了,什么都想管著。即便知道兒子分家另過了,但是但凡有一點事情能找到他的,他還是想管著。
盛軒去鎮上托人捎信,回來的時候,又帶回來一個消息。原來龐秀娥的娘家也得了信了,知道春花要定親了。
不過春花到底是跟他們一家子隔著一層的。再加上路上又這么遠,因此他們選擇不去了,還想著讓盛軒一家子給捎帶東西呢。
張氏做在炕上縫衣服,就跟小葉她娘劉氏商量春花訂婚隨禮的事。
申氏、小婷、小嵐也得了閑,一塊幫忙縫幾針。今天劉氏是帶著小葉一起過來的,就是為了商量隨禮的事的。
“你三哥去鎮上的時候,恰巧碰上讓伊特的娘家爹了,他們說路途太遠了,就不去了。”張氏道。
“我也不去了。”劉氏道。兩千多里地,這來回的車腳錢對于莊戶人家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呢,這可不是所有的莊戶人家能走動的起的。“孩子她三伯娘,你怎么看?”
“我這不是正要和你商量的嘛,”張氏道,“這么老遠的路,咱們誰過去都不方便的嘛。”
“娘咱就比量著我大姐定親時,我爺他們隨的禮唄?”小嵐建議道。
張氏沒忍住瞪了她一眼,她這閨女可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