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少了你婆婆的那份啊。”張氏提醒了一句小婷。
小婷就笑著點頭道,“都有的娘。”
娘幾個正在說著話,就聽見外面傳來了腳步聲,原來是趙氏來了。
“咋這半天才過來啊。”大家坐下后,張氏就問趙氏。
剛才她們是一同從盛玉貴家出來的,只是回來之后,趙氏說她還有些事,就直接讓張氏和小嵐先來小婷這里了,說是她一會兒便過來。
過來的話題自然是說著小婷懷孕的事,這是目前兩家人最關心、最在意的大事了。
傍晚的時候,盛玉貴家又安排人來請了,說是請包家還有小嵐家過去吃飯。莊戶人家辦事情,一般是在晌午的時候吃正席的,晚上的時候還會另外請上幾桌,繼續慶祝的。晚上的這幾桌一般是極其親近和重要的人物的,或是在辦事情的時候出了大力的或者之前幫了家里大忙的,表達的是答謝之意。
這一回,小婷也跟著過來了,晚上的人少,不像晌午的時候那么鬧騰,而且請的都是自家的人,小婷雖然懷著身孕,但是過來坐一坐也是沒有關系的。并且不管怎么樣,小燕成親,小婷都是要來她的婆家來看看的。
吃過了酒席,小嵐和張氏以及張家的女人們就先回家了,盛軒、小文以及張家的男人們因為要喝酒,估摸著得等酒席散了才能回來。
操辦完了小燕的親事,轉眼就進入了臘月,盛軒帶著人去了一趟縣城,又買了些東西回來,并將一家人要做的皮衣料子給了裁縫,并說好了等做完了皮衣裳就過來拿。
漂亮的衣服誰不喜歡的呢,就是張氏在收到新衣服之后,都對著鏡子來回的照了好幾遍呢。“還別說啊,這東西貴有貴的道理啊,好看不好看的咱們先不說啊,這皮衣穿在身上,是又輕快又暖和的。”張氏摸著柔軟的皮毛感嘆的道。
張氏適完感覺合身,就將衣服疊起來收了起來了,這是要留著過年的時候在家里待客以及串門子吃酒席的時候穿的。
小嵐也試了試自己的衣裳,也是歡喜的緊的。張氏在一旁看著,滿眼的都是歡喜,嘴也是樂的合不攏樂,那是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驕傲和歡喜。
“還真是人靠衣裳,馬靠鞍,”張氏看著小嵐被華貴的新衣服襯得更加美麗得面龐和身段,由衷得說了一句。“依我看啊,咱這十里八村得,就沒有哪家得閨女有小嵐長得這么周正的了。”張氏心里頭高興,說完這句話后還偷偷的看了盛軒一眼。
盛軒沒有說話,只是跟著傻笑。
進入了臘月,小嵐家愈發的忙碌了,幾家鋪子都需要盤賬,計算一年的利潤,以及給管事的發放紅利。家里還要準備過年用的東西以及年時需要走動帶的禮。這個時候,小嵐自然是沒辦法躲懶的,她已經和小文去府城忙了好些天了,不過回來的時候也大包小包的買回來不少的年貨。
今年小嵐家過的這個年,比以往的幾年都要富足的多。小嵐家有牧場已經從牧場那邊拿回來了三頭處理好了的娘以及半頭牛。這些肉不光是自己家要吃的,還有走禮以及過年期間擺酒席請客要用的。鞭炮自然也沒少買,別的雞鴨魚肉啥的都是自家莊子上出產的,壓根就不需要花錢銀子去買。
今年的年豬自然也是要殺的,小嵐家決定今天殺兩頭豬來吃。其余的也不零賣了,全部都自家留下了,或留在村里的吃食鋪子或運到縣城或者府城的酒樓里消化。
這兩天劉氏帶著小葉過來串門子,說起了過年期間的安排,“你們家的豬養的個頭也不小了,要泡制的話是不是也就這兩天了?”張氏就問道。
“孩子她爹說了,已經跟鎮上的張屠夫說好了,今年的豬要賣給他。”劉氏就道,“到時候,再從他那邊定幾斤肉留著過年的時候吃。”
聽劉氏的意思,是要將她家今年養的三頭豬都給賣了,自家是不殺年豬了。不過話說起來,也不是每戶莊戶人家每年都要殺年豬的。以盛浩家的收入情況來說,他們家其實是殺的起年豬的,但是盛浩和劉氏都是過日子細發的人。“我們家人口少,也吃不了太多的肉,還是都賣了,省事,到時候再買上個五六斤的肉,就夠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