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正式的比賽就開始了。
整個田徑邀請賽的時間也就五天,賽事安排比較緊密,其中60米的短跑比賽,建平體校這邊沒有名額,只能看著別人先開始。不過田賽那邊倒是不耽擱,女子組的跳遠比賽已經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蘇祖參加的100米是下午開始進行的預賽,這次參賽有三十多支隊伍,除了少數和建平市體校這樣只有一個人的,其他各個隊伍都是好幾個人報名。
其中省體工隊一線二線隊更是上了一二十個,短跑歷來都是田徑的大項,門檻低,對方方面面的要求也不想其他項目那么高。尤其是在運動員青少年時期,田徑的人數多數都集中在跑步的項目上。
最后在百米短跑這個項目上總人數也有109人參賽,預賽就要準備個14場。
看著這么多人參賽,遠處看臺上的謝彩文的神情不好看,這真是憋屈的。要不是省市幾個大部門牽頭,又是直屬上級單位,他都不稀罕參加。
看看自己本鄉本土的隊伍,再看看其他人,建平市體校代表隊,就給了30個名額,平均到每個項目也就個把人。而百米短跑這種超級大項,更是被砍到建平市體校代表隊只有一個人名額參賽。
從內場的走道出來,蘇祖就感覺眼前視野突然開闊,聽到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映入眼簾的體育場和昨天完全不一樣的感受,觀眾席上不說都坐滿了人,但放眼看過去,依舊有相當數量的觀眾。
或許是學校組織的,其中很多都是附近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也有不少是榕海本地人和一部分專程來看比賽的游客。
各種混雜的喧鬧聲也聽不清具體內容,就是那種喧嚷鼎沸的熱鬧,招搖的彩帶小紅旗,讓人不自覺的就有了幾分緊迫感。
而且在場地上,偶爾還有出現著背著沉重攝像機的攝影師,談笑自若的隊員,神色鄭重的裁判員,這是蘇祖第一次感覺到了正式大賽的氛圍。
有許多的觀眾,有攝像機,專業的裁判員和許多以前未曾見過的設備,這才是真正的比賽場。
蘇祖是第五組第六道,相對于來說不管是時間安排還是跑道位置,都算不上優勢,但也勉強過得去。這種預賽小組賽安排,越是靠前越容易淪為炮灰。賽事主辦方一般都會把一些優秀的選手放在靠后的組別里。
和他同組的7名選手,大家都不太熟悉,也有什么親切交談之類的,在起跑線前各自活動了下手腕腳腕,查看了下起跑器,在發令員的指揮下各自就位。
“set!”發令員開始喊預備口令,因為有三地的選手,采用的是國際標準的口令,緊接著就是一聲槍響。
蘇祖的起跑速度不錯,跟頂尖高手那種0.2秒以內起跑反應肯定差遠了,但基本也在同一組中也保持在了前面的位置。
憑借著快速的步頻,蘇祖的加速階段的速度比其他選手更快,最先達到了最高速,三十米過后立馬取得了優勢,途中跑的這個最高速奔跑階段,由于體能力量各項屬性的大幅度提升,
絲毫沒有衰弱下來,反而一直能夠持續加速,一直在最頂點的高速保持著。
其實國內的運動員在短跑項目上,前三十米一直不弱,速度快,但是持續加速能力一般,這是幾十年來一直的問題。也不止國內,日本在亞洲稱雄的選手,放在國際賽場也一樣。
蘇祖的前面起跑到加速,和國內的大多數的運動員沒什么差異,但屬性的提升,尤其是體能耐力三項,能夠支撐起高敏捷帶來的快速步頻,逐漸顯現出來的就是能夠更長時間的保持高速,甚至在高速中還繼續加速。
這種特點其實就是當初校運會和縣運會張杰華速度不慢的原因,有一部分人起跑和前半程一般,但是到了后半程速度起來,能夠更長距離的穩定高速,乃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