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組百米賽跑的復賽安排在田徑邀請賽的第二天下午。
之前說的,百米短跑這個項目上參加人數是109人,昨天預賽有14場。其中取每場預賽的前兩名,總共28人,再加上各預賽小組成績的前4人,補足32名選手進入復賽,分成四組進行。
復賽后,再取每個小組的前兩名,進入決賽。決賽的時間則放在最后一天進行。
下午三點,蘇祖已經站在了賽場的跑道上,同時也看到了那兩位寶島的短跑選手。他的預賽成績11秒13,排在了第三位,而其中預賽第一的那名選手正是寶島選手徐翰林11秒07。而和他徐翰林一起的那位寶島選手吳建明也有11秒22的成績,排在了預賽的第五位。
今天看臺上的觀眾,比起昨天要多上不少,100米的短跑向來是田徑項目中最有看點的一個,更何況今天是比賽第二天,一些項目都開始進入復賽決賽階段,觀賞性比第一天大了不少。
不但本地榕城的體育愛好者來了不少,就是其他各個參賽的選手下午沒比賽的,也都跟著一起來。
蘇祖的預賽成績算是靠前,但也不是什么黑馬,受人關注的程度遠低于預賽第一的寶島選手徐翰林。
事實上,競技體育和國家的整體經濟掛鉤,國內的高水平短跑運動員和日本有差距,但比起寶島港臺來還是強了許多。
不過這個時間段的自信程度還達不到十幾年以后,面對這三地選手,不管是運動員教練都會有些氣弱。
復賽的速度很快,蘇祖是在復賽的第三組第四道。預賽第一的那名寶島選手楊翰林在他之后的最后一組,反倒是預賽第五的那名寶島選手吳建明和他一組。
站在起跑線前,蘇祖旁邊的第五道就是吳建明。
兩人默默地對視了一眼,蘇祖看得出來對方似乎也認出他了,昨日的沖突時,他一直也在旁邊,出來阻攔了來自南山的鉛球運動員徐文軍,同樣也吼了對方。
不過此時賽場之上,大家都活動著四肢,平復情緒,沒有說話。
在復賽上,所有的選手都是最大程度的發揮。有些可能在預賽中還有所保留的選手,在復賽上不再敢不認真。
幾乎大部分的短跑選手,實力相差懸殊的話,在預賽中會留力,但沒有幾個人敢在預賽或者半決賽上保留。尤其是勢力處于頂尖中的第二檔第三檔的選手,目標有時候很明確,想進前三幾乎不可能,那目標就直接放在決賽,把復賽當成決賽來跑。
蘇祖的這組復賽就是這種情況,不得不全力以赴,調動起身體最好的狀態來跑。
……
吳建明幾乎感覺這是他從短跑以來發揮的最好一次,步調緊湊,速度完美。
從起跑開始,他就感覺到這次的起跑非常完美,也許起跑反應在0.2秒的以下,達到國際超級選手的水平了。
一起步就和旁邊的選手拉開了差距,這種精準的起跑方式是他們教練從日本國家級教練那邊學來的訓練成果。
從起跑到加速,吳建明感覺這是個很完美的過程。在前三十米,他感覺到其他人都落后了他一個身位。
“如果不出意外,我進決賽應該是沒問題了。然后在決賽中拿一個前三的成績,這次來大陸比賽就完美了。”快速奔跑的過程中,吳建明腦子里這樣的念頭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