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又介紹了啞鈴的手臂擺動聯系,抗力球的仰臥起坐,林林總總的訓練方式。在力量訓練時能夠強調的要點,既不會讓運動員練得肌肉失衡,影響了整體的核心力量,又能夠針對要點,提出有效的改進和訓練方式。
“教練,你以前不是田徑教練吧?”
20公斤的杠鈴,一口氣做了三十個。蘇祖停下來喘了幾口氣,趁著休息的間隙向李志忠問道。
聽得越多,蘇祖越覺得疑惑,感覺自己面對的更像是個專業的健身健美教練。
李志忠摸了摸下巴,略有幾絲苦澀,“我也是田徑運動員出身,當年在北體大學教練相關的專業,后來有機會接觸了國外的一些訓練方式。國外在競技短跑上更強調的是運動的關聯建設性,對于力量體是處于第一優先級。而國內的大多數教練還停留在只是讓運動員單純去跑的狀態,對于力量的重視還遠遠不夠。事實是競技類運動都是有相互關聯性的。你知道一個130公斤體重的鉛球世界冠軍,他百米可以跑到接近國際健將級水平的10秒30。這就是為什么我和你強調核心力量的作用,身材高大與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核心力量一定要強。”
蘇祖聽著李志忠話里有話,似乎有些不得志的樣子。
“我已經很久沒有單獨帶運動員了,禾島市的田徑市隊目前也主要掛靠在禾島體校那邊訓練,單純在競管中心這邊也主要是羽毛球和游泳幾個項目。這次是省隊的沈國營教練推薦你過來,他也和我說了一些他的看法。但我不擔心這個,天賦的重要性是對于運動員個人而言,一個合理科學的訓練方式才是教練員需要的。”
說著,李志忠自己也笑了起來,“不然總是被這個隊那個隊借調去給人當體能教練,過得不也痛快。”
李志忠也把為什么會招收蘇祖過來的原因簡單地說了一下,其實也就是一個執教理念的問題。早期在國內的大多數教練員中,對于建設性運動里的關聯性的認知程度一直不高。鉛球就只強調上肢力量,跑步就只注重下肢力量。籃球足球這種對抗性運動,就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投籃射門控球技術上,對于運動員本身的力量體能性訓練遠遠不夠。
而且一說到力量體能和國際上選手的差距,開口就是種族天賦,人種差異,飲食結構等原因推脫。
這是一位訓練至上的教練。
時間開始就在進入正軌的訓練中一天天過去。
蘇祖保持者一周3-4次,每次兩小時以上的專項力量性訓練,效果提升顯著。原本已經開始增長緩慢的潛能值,也在這種高強度的力量性訓練中重新開始了一個成長階段。
就在時間跨度到進入7月份,艷陽高照,室外溫度普遍達到三十五攝氏度的時候,蘇祖在李志忠的指導下正在健身房揮汗如雨。
一個襯衫西褲的男子突然走進了健身房內,笑容滿面地和李志忠打招呼。
“李教練,你可讓我好找啊,我是專程來求你幫個忙,這全國中學生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