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當前國內男子短跑的400米項目上,徐志宇是第一人。
400米是在男子短跑項目中最難跑的一項,對運動員的生理、專項技術、身體素質、體力分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生理上,整個運動過程中,無氧占大比例,有氧占小比例,所以這是一項混氧型的短跑項目。在專項技術方面,400米和200米在技術上是一定程度通用的,但400米多了一個彎道和一個直道,由于距離比較長,體力分配和節奏的調整成為了關鍵。
能夠跑400米的運動員,來跑200米肯定是沒有問題,專項速度夠高的話,400米運動員充分的速度耐力和后程能力,往往能夠比百米運動員有更出彩的表現。
像邁克爾約翰遜1996年以19秒32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了亞特蘭大奧運會200米金牌,同時也是這屆奧運會的400米金牌獲得者。并且在三年以后1999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田徑錦標賽,邁克爾約翰遜還以43秒18的成績創造了世界紀錄。
這屆雅典奧運會男子400米的A標成績是45秒55,徐志宇在2001年東亞運動會創造了45秒25的最佳成績,但從2002年以后的400米成績,也始終無法跑入45秒55這個奧運A標。
退而求其次,同樣兼項200米的他自然也報名了這次的選拔賽的200米,希望能夠在200米和400米中跑出一個奧運A標的成績。
這就是奧運會,這就是奧運選拔賽,有些實力的運動員,都會盡可能的發揮出最好的狀態水平,以尋求突破,獲得參賽資格。奧運會,最頂尖的競技賽場,只要是個運動員,都會夢想著站在那個最大的舞臺上比賽。
……
“各就位……”
200米起跑線前,發令員帶著濃厚強調的聲音響起。
蘇祖雙腳落在起跑器上的時候,感覺微微有些不對,剛剛調試的時候發現起跑器調整位置的時候,有些松動,他微微拖動了向下了一個齒輪的距離,感覺應該是有緊扣住了。
畢竟是預賽,一時也沒有太在意。但此時雙腳落在上面,就發現起跑器似乎不那么穩定,剛想和裁判員反饋,“預備”的聲音已經響起。
“啪!”
一聲槍響之后,蘇祖從俯身低頭變成起跑姿勢,但剛一起跑就發現右腳在蹬起跑器發力的時候,稍微滑了一下,身體微微踉蹌。
由于200米起跑各個道次的運動員,并非出于一條起跑線上,所以場內外觀眾只是看到蘇祖起跑稍微有個身體偏移的動作,感覺起跑不太好,但也沒有看出具體問題。
200米一個彎道一個直道,彎道就是起步加速的這一段距離,蘇祖起跑發力不夠,身體又傾斜了一下,頓時讓他在彎道起跑加速大大落后。
左手邊第三道的運動員幾乎就在這個時候,快速地趕了上來,和蘇祖差不多處于一個水平線上。要知道,200米因為彎道距離的緣故,每一個道次相差都有兩三米的距離。
田徑場邊上,普通觀眾看不出來蘇祖損失了多少時間,只是打了個趔趄歪了下,但專業的運動員和教練自然知道這里面遇到的問題有多大。
圍觀的李志忠和陳建等人幾乎一瞬間心就提了起來,本來以蘇祖現在的短跑實力,跑個200米輕輕松松,A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這一下頓時讓人緊張了起來。
受到這一瞬間起跑動作的影響,蘇祖就知道這次起跑已經是糟糕透頂,但比賽開始,自然不可能退賽,急忙調整重心,開始快步跟上。
可能是敏捷素質和反應素質都比較高的緣故,再加上充分大量的訓練,蘇祖對于身體的掌控能力遠超過一般運動員。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沒有起跑器的蹬踏力量,前面幾步的加速自然不是那么快。
但三步一過,蘇祖逐漸就找到了節奏,控制著左右手擺臂的不同幅度,邁出的步幅漸漸提升,步頻也越來越來越快。
此時場面的觀眾也注意到,彎道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怎么看得出來誰快誰慢,但第二道第三道都趕上了蘇祖,自然也能夠對比得出來蘇祖是慢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