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聚集在加特林和鮑威爾面前的記者此時都快速地轉移了陣地,朝他涌了過來。
“蘇,上一個拿到世錦賽短跑獎牌的選手是日本選手末續慎吾,他在200米比賽中拿到了銅牌,你做為第一個亞洲拿到100米冠軍的選手,你對于前輩是如何看的?”
這是個日本記者。
“蘇,世錦賽決賽沒有出現搶跑,你覺得是不是跟田聯在推動‘零搶跑’規則有關系?你支持‘零搶跑’嗎?”
“國際田聯最大規模的反興奮劑測試,你有什么看法嗎?你去過美國集訓,是否知道‘巴克爾實驗室’?”
“蘇,這次阿薩法鮑威爾并沒有參賽,你會不會覺得贏得有些僥幸?”
……
呼啦啦夾雜著各種語言的問題如同機關槍一般地冒出了出來,混合采訪區聚集了各國的記者,此時都沖著蘇祖這位新科世界冠軍問出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尤其是不少還是擦著邊的話題新聞,似乎生怕不能引起爆點一樣。
之前的預賽復賽幾次混合采訪區也有不少記者采訪,不過那時候對方的目標都多是本國的運動員,像今天這樣突然全沖過來采訪蘇祖還是第一次。
這就是冠軍的待遇,在這樣的時刻,所有的關注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大家請讓一下,一個個慢慢來。”
在這個時候,蘇祖的助理教練張平秋從后面的人群中擠了出來,幫蘇祖擋住了一部分記者。
蘇祖稍稍出了口氣,他對于這種場面也不是第一次遇見,有張平秋的協助,他處理起來也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不過這樣的情況下,有著多層的記者包圍,肯定是要回答幾個問題的。
蘇祖自動過濾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或者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在人群中搜索了一圈,點了外圍的一個央視的女記者。
做為央視記者,其實他們并不著急,蘇祖的采訪總會落到他們頭上的。看到蘇祖點到他們后,對方頓時微笑著地從外圍擠了進來,舉著話筒朝蘇祖問道:“恭喜你蘇祖,你為中國人摘得了第一枚男子百米的世錦賽金牌,這場比賽對你肯定不容易,你其中有遇到什么困難嗎?能說一下你此刻的心情嗎?”
“呃……”蘇祖無奈地看了眼這位據說和劉飛人有過一段的大記者,對方問這樣的問題倒也不是第一次了。
蘇祖稍稍整理下思路,回答道,“這場比賽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是以一個挑戰者的身份站上了最后的決賽跑道。比賽的選手都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像賈斯汀加特林,像奧比克維魯,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很有幸能夠和他們在一條跑道上競技比賽,也很高興我贏了他們……這次阿薩法鮑威爾沒能參賽,有些遺憾吧,希望下一次能夠再和他較量……”
赫爾辛基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后的混合采訪區,就在蘇祖忙著應對各個記者的問題時,在大西洋另一邊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域,金斯頓高性能訓練中心內的一個房間內,此時也有人剛剛收看完了這場巔峰的男子百米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