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江師傅,你說什么來著?”
似乎江大恒自言自語的這句話再次被蘇祖聽見了,微微轉過頭朝江大恒問道。
“沒事。”江大恒拍了拍蘇祖的肩膀,“去熱下身吧,馬上就要比賽了。”
“噢,行,辛苦了江師傅。”
蘇祖點點頭,從按摩床上起身。
離開了休息室,蘇祖一路朝檢錄區內的室內熱身跑道走去,腦海里卻還反復回想著技術動作。“前三步的步子稍微要大一點,能夠讓加速更加充分,但也得控制住步頻,之前海根基地訓練的時候,我用了幾次前半程加速的大步加速法,跑200米還行,但跑100米啟動的時間慢太多了。
我今天跑200米的時候前半程加速還是比較快的,如果有前半程步子再大些,采用鮑威爾的起跑方式,可能中后半程的速度耐力會更好一些。
也不一定。以前我的起步步伐也還算可以。師父以前改善我動作采取的是卡爾-劉易斯的那一套,前半程要步伐強而有力,步子大一些,把速度完全提起來。
我比較過之前幾次比賽的視頻,在起步的前三步,我步幅其實并不小,應該是從第四步到第五步,開始加速的時候降下去的。快速的步頻加速讓我的步幅略有些下降。要是和早前跑200米那樣,控制一下前半程的加速,步幅大一些,那應該就是在我途中跑最高速的階段,步幅其實還不夠理想。”
一路之上,蘇祖腦海里翻來覆去的都是回憶著自己的比賽過的場景,有自己的,有對手的,從全國大獎賽的陳建,沈運保開始,一直到歐美各路賈斯汀-加特林,阿薩法-鮑威爾等頂尖選手的跑動技巧。
在海根基地訓練這段時間,他還看了大量之前**十年代短跑選手的視頻。像卡爾-劉易斯,多萬諾貝利,莫里斯-格林以及邁克爾-約翰遜等等。
總結各路選手的經驗,來優化雕琢自身的技藝。
細致分析起來,他進入短跑這一領域的時間并不長,但其實技術變動還是有過不少變化。從跑60米開始原來的起步的前后腳和前半程快步頻加速,到后面,改成類似于賈斯汀-加特林的大步幅起跑加速,還有不經意間學習鮑威爾的一些跑動技術。
整體上來說,普通人看比賽視頻幾乎看不出什么技術要點,但是通過視頻一幀一幀的分析,就會發現,蘇祖這些年技術的變化還是比較大。
其中李志忠訓練是一方面,另外一個也是蘇祖隨著他的力量素質和敏捷素質的提高,身體自然而然做出的改變。
李志忠在短跑領域的強項毫無疑問是在訓練力量極為有一套,后來老李從這方面拓展,包括肌肉爆發力,速度耐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也能夠跟得上蘇祖的成長。
但是在技術上的要求,并沒有給蘇祖進行絕對的細致雕琢,這也是蘇祖后面漸漸意識到的。
他能在阿薩法-鮑威爾的逼迫下一次又一次打破紀錄,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潛能不止于此,還可能走得更遠,但現在的技術限制了他的發揮。變成了如果想要突破,只能再進行大強度的訓練,以增長力量素質敏捷素質這些和速度相關的身體素質。
而當下,這些能夠和他絕對速度相關的素質,提升已然不容易。就如之前所說的力量素質的提升并非憑空而生,需要身體有更多的肌肉。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會使得身體變得臃腫,反而損失了是速度、靈巧還有平衡等方面的能力。
頂尖短跑運動員有強壯的,但絕對不會強壯得過頭。
……
“蘇祖君這一次100米不知道會有怎么樣驚艷的發揮?比起男子200米,我更期待他在100米的表現。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個人的錯覺,我對于蘇祖打破亞洲紀錄已經沒有太多激動。”
“是啊,蘇祖君這幾年的成績簡直是我們黃種人的榮光,每當看到蘇祖君在跑道上奔跑的時候,我總會有一種飛起來的感覺。真的是不愧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