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忠輕輕嘆了口氣,“現在看來,你這技術還沒完善,貿然上場,成績的下滑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
“要我說,最近還是直接跑200米吧。”一旁張平秋開口道,說著看向蘇祖,“先把100米放放,反正現在看也不一定有人能破了你的紀錄。”
都是一個團隊的人,蘇祖具體是什么情況,張平秋,包括其他余亞玲,易楨,甚至江大恒都很清楚。
這種算不上是什么危機,但被質疑和抹黑,不管是誰看了都不舒服,而且輿論的威力,有時候,真會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蘇祖稍稍思忖了一陣,也是在考慮著張平秋的提議。
毫無疑問,現在直接先離開100米賽道,轉而跑200米是最合適的選擇。
他的200米并沒有受到100米改動節奏的影響,因為100米無論怎么改,只要加速夠充分,以他現在的速度保持能力,都能夠在后面彎道進直道的中后半程補回來。
只是……近來的訓練,還有幾場大獎賽,他自己感覺差不多找到了比賽的節奏,雖然還不穩定,和曾經從禾島市一路到國家隊奧運會世錦賽比起的節奏來說,差了不少。
但長達半年時間,幾乎完全沉迷了進去的改善,半夜甚至做夢都會在跑著跑著,突然瞬間醒過來。
像古代書法名家米芾在5兩銀子的白紙上寫字一樣,先不下筆,反復揣摩了再動手。
而蘇祖則是一邊思考一邊訓練,到了他這個水平的運動員,單純的依靠教練的指導已經不夠,還需要他自己主動去動腦思考。
“那下一場跑200米吧。”李志忠拿眼睛看向蘇祖。
200米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和試錯,而且從節奏上,蘇祖現在跑動毫無問題,即便起步慢一些,中后半程絕對速度提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不,還是跑100米。”蘇祖豁然起身,眉眼之間,堅定如昨。
這個時候他不想后退,如果是曾經的那個蘇祖,混跡社會,八面玲瓏,他可能會接受這個提議,以200米的成績來回擊,和證明直接的實力。
但現在的他,經過了五六年田徑場訓練的他,又怎么可能允許自己退縮?
哪怕是戰略性的調整跑個200米他也不愿意。
如果要選擇一條輕松些的道路,干嘛還選擇成為一名競技體育的運動員?
選擇了短跑,選擇了這條相對于他這個重生者來說是很艱難的一條路,那就注定了要面對個中國挑戰,這些挑戰里本身就會包括外界的質疑和非議。
迎難而上,挑戰極限,超越自我,這才是他一直馳騁在跑道上的理由。
無所謂質疑與批評,站在這樣的巔峰,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會有各種非議如浪如潮席卷而來。
既然如此,那想讓其他人最好的閉嘴方式就是——賽場!
背負這千萬人的期待去跑,當你未能達到其他人所期望的目標,原來無數為你歡呼鼓掌的人自然會變得破口大罵、指指點點。
但這個改變,蘇祖自己很清楚,是一定的。
這是他當前需要面對的,不然,等到08年以后,他只可能會成為世界上跑得第二快的人,第三快的人。
即便他發揮的再好,可能也只是一個奧運會亞軍、世錦賽亞軍。
這樣的結果,不能接受。
要爭,就爭世界第一,并且將這個第一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