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蘇祖也有很長一段時間采取的是這種跑法,通過刻意提高步幅,拉長自己的加速距離,以將速度的最高點往后推。
但在今年大阪大獎賽之后,蘇祖已經完全改變了這種跑法。連續兩年的亞高原訓練,他的速度耐力已經得到大大的提升,中后半程的速度保持能力,可以讓他在200米項目上和100米那樣去沖刺。
而五十米到七十米的高速階段,此時賽場上的眾人驟然歡騰了起來。
即使是在彎道,此時很多觀眾也能夠看得出蘇祖開始逐漸脫穎而出,正在快速地加速。
這一瞬間,不但現場的觀眾看出來,在賽場上正全速沖刺的泰森-蓋伊和博爾特兩人都有了無比清晰的感受。
“不,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超過蘇祖!”
在蘇祖身后第四道的泰森蓋伊在蘇祖進入絕對的最高速度階段,已經感覺到兩人的距離在拉開,盡管因為彎道的緣故,肉眼上看得不明顯,但作為最頂級專業運動員,往往從跑動的節奏就可以感受出來。
泰森-蓋伊面目猙獰,一瞬間似乎臉頰兩側和頷下胡須都一根根直立了起來,鋼牙緊咬,脖子額頭上的靜脈血管猛然噴張凸起。
而前方的尤塞恩-博爾特此刻也驟然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這個時候的牙買加閃電還未進入巔峰狀態,但現在的他,比起2005年紐約大獎賽已經不可同日語。
在八十米的階段感受到對手在迅速接近他,博爾特內心一股不服輸的念頭驟然騰騰騰直冒。
像他這樣的運動員,在賽前開玩笑、搞怪,各種放松自己的心理狀態,但是一到了賽場,他的專注程度,瞬間就會達到最高。
尤其是當這場比賽對于他來說是十分重要,更是能夠極大地刺激他。
作為年少成名的牙買加選手,他曾經在世少賽和世青賽都有著驚人的表現,曾經一度被牙買加田徑界最為看好。
但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表現,使得他當時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都收到了指責,以至于變得十分失落。
也是自那個時候起,他才真的開始認清了比賽和自己。先是為自己而跑,然后才是祖國。
享受每一次奪冠,每一次和強手較量,每一次細微的進步。
而蘇祖,是他必須要超越和打敗的對手。
2005年的紐約大獎賽,當時的蘇祖第一次正面和尤塞恩-博爾特交手,抱著的是一種近乎朝圣的心情,用盡了他所有的力量,跑出了當時的最好個人成績19秒79。
而對于當時的尤塞恩-博爾特來說,他則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的那場失敗。
那場比賽里他跑了20秒33,整整0.5秒以上的差距,被一個比他還小幾個月的中國選手以大幅度的成績領先。
這一直被他牢牢記在心里。
他對蘇祖沒有泰森-蓋伊那種猶如食肉動物爭地盤一樣的賽前表現,但他的內心,同樣是要贏回來的。
站上跑道,所有的比賽,我們都是想贏的,不是嗎?
快速的步頻和寬大的步幅讓他的速度在快速提升,身體輕微左右的傾斜帶動起胸前的十字架項鏈左右飄晃著。
九十米、一百米……彎道進直道……
全場沸騰!
這個時候,觀眾席上的觀眾全部都已經站了起來。
彎道進直道這個階段,即便對于200米跑不熟悉的人,也可以通過選手們的位置判斷出彼此是誰領先誰落后。
在中間的四五六道次,三個紅白黃的身影引領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