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唐太宗第267章大唐第一呆頭鵝4k
李鳳眸光微轉,看到李元嬰云澹風輕地站在那里,轉頭看向李元禮,說道“十兄,你和十三兄一起回長安,某盯著幼弟,以免他找袁公他們支援。”
不是某不相信幼弟,而是他的馬跳蚤操作太多,袁天罡他們幾個又神龍見尾不見首,讓人防不勝防。十兄行事方正太過君子,盯不住這豎子說實話,某也很想跟著回長安。青州遠遠無法與長安相比,只比嶺南等偏遠之地略微好些,但依然很荒涼。
“三位兄長,你們都忘了一點,我們要先炸大野澤,才會有魚送回長安。”李元嬰攤了下雙手,憊懶地調侃道。隨著侯君集被火炮打殘的消息傳開,長安會變成一個大漩渦,回去容易出來難看活魚的面子,十兄和十三兄只會被扔在王府里或者立政殿西偏殿王府的可能性更大,至于什么時候出來,只能看各方博弈的結果咯。
李元禮大手一揮,輕聲說道“先去用早膳,炸魚也要選好位置,魚太少我們可沒臉回長安。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位置的選擇,幼弟不能摻和”
據傳言,從長安到金州西城,幼弟就沒釣到過魚。傳言可靠性高達九成九,雉奴在信里說滴,可見幼弟與魚是何等滴無緣。
李元嬰擼著袖子,逼近李元禮,學著街頭潑皮調戲小娘子的樣子,涎著臉笑道“十兄,你最好將話說明白些,我們兄弟之間,好像許久沒有切磋了,要不用膳之前,我們先活動活動筋骨”
釣魚老可以釣不到魚,也可以互相打趣,但是不釣魚的人不能說,我們釣不到魚的原因有很多,但你決不能質疑我們的專業性,那是紅口白牙地污人清白,飽以老拳為自己正名,我們從不含湖
“用早膳去。”李元禮直接無視李元嬰那一副潑皮無賴的樣子,朝廳堂走去。單方面毆打的切磋,某要是同意,那就是大唐第一呆頭鵝別人家是打了小的來老的,我們家是打完小的來二兄,只能被小的打,然后還嘲笑你學藝不精狗都忍不了
某比狗還狗,二兄的拳頭太硬,某惹不起。
李元嬰意興闌珊地扒拉著袖子,輕聲嘆息道“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
李鳳“”
幼弟不要臉的程度,已經更上層樓,某等望塵莫及
李元懿“”
某怎么忘了二兄對幼弟的維護那真是蝎子粑粑,獨一份親眼看到活魚運回長安和自身的安全不會有生命危險,頂多也就是被二兄揍得幾個月下不了床榻,哪個更重要呢
糾結
蕭若元抬起手摸著鼻子,忍笑跟在三位親王身后,原來兄兄弟弟之間的相處模式,大同小異。蜀山劍派里大家最怕的是杜四郞,怕他算卦。誰惹裴十七,他就幫誰算卦,還都是上上大吉的卦象。韋三發現辣果那次,被算出三卦上上大吉,只因為他用裴十七的兔子試吃藥那些小東西變身為瘋狂的兔子,破壞力太過彪悍,然后力竭而亡。
那時的十七,還沒有如今這么清冷。
早膳非常有齊魯特色,粟米粉和面粉攤制的煎餅,配菜是去掉頭尾的芽菜,切的同樣粗細的肉絲、黃瓜絲、蘿卜絲還有不知名的菜梗,蘸醬卻很符合長安最近吃火鍋的風尚,麻膩、酸辣、蒜泥油碟以及沙茶醬為主的辣碟。沒有花生為主料的沙茶醬,對于李元嬰來說味道有些欠缺,可對于李元禮等土生大唐人來說,人間美味。
夢梁錄記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清稗類鈔記載臘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東京諸大寺以七寶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彷行之。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用于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栗、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
佛門的群人從路線走得比道門高超,典故也講得更符合普羅大眾的喜歡。比如割肉飼鷹,比如以身喂虎,比如阿難七夢,比如磨磚作鏡,比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