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就揍,揍到他們聽話為止,多簡單的事情,為什么要搞得那么復雜呢?薛萬徹抬起手,緩慢地揉按著太陽穴,十分懷念原來騎馬縱橫千里的歲月……藥師公也老了。
楊豫之很自覺地坐到舍人張大安身邊,一起處理李元嬰釣上來的魚,還有李元祥狩獵的飛鳥走獸,端茶遞水準備水果點心的事情,有隨行侍女負責。
“豫之兄,你再給我講講勿斯里國的事情唄”另一位滕王司馬周道務湊到楊豫之身邊,小聲說道。這位司馬同樣為宗室中人,尚李世民之女臨川公主,臨川公主之母為韋貴妃,出自京兆韋氏。
楊豫之看了眼正在喝茶聊天的李世民等人,壓低聲音說道:“明日我就去信給程公,讓他派幾位說書人過來,輪流著給你講,直到你聽厭為止。”
只有出去之后才會明白,生活在長安,生活在大唐,是何等的幸福和愜意!最最普通的農夫,都比西邊的人安全有保障,沒有戰亂,沒有盜匪橫行,沒有缺醫少藥。
他們的孩子有鄉學和縣學去啟蒙,完成初步學識的積累,還可以去府學、國學或者各類大學深造,合格之后既可以出來為官做吏,也可以成為術業有專攻的匠人。
自從火……煙花、玄路和蒸汽車等先后問世,大唐匠人的地位提升極快,少府、將作監和云鶴府更是各種頂級匠人的匯集之地。
工部的匠人技藝水平雖略微有些不如,但優勢也很明顯,各種品類的編制都足夠多,完全可以以量取勝,不慫;至于兵部的匠人,與工部的水準差不多,數量也差不多,區別在于……呃呃呃,術業有專攻,精通的方向有那么一些些不同。
“別,千萬別,豫之兄嘴下留情!若是讓臨川知道,至少十年,我都別想回到長安。”周道務拱手連聲討饒道。高陽公主在玉米大陸鬧騰出來的那些不可言說的事故,各位長公主和公主門關注的重點,不是她和房遺愛的夫妻終于舉案齊眉,而是玉米大陸那讓人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遼闊,她們寧肯夫君被流放嶺南隨行,也不愿意去玉米大陸、鳳梨大陸,又或者袋鼠大陸。
嶺南雖然比不上繁華喧鬧的長安,但至少火油船的速度極快,行程時間不用按月計算不說,廣州府的市井繁華已不弱于揚州府,除了熱一點,雨水多一點,蚊蟲種類豐富一點……沒有什么太大的毛病。至于云南道,雖然行路之難不遜色于原來的蜀道,但是滕王來了,她們都很確信,頂多也就五六年的時間,云南道定會像嶺南道和劍南道那般,成為她們可以出游賞景的絕佳之地。
若是讓臨川誤會他想出使西邊諸國,他真的會成為“跪”人,跪完公主府跪貴妃宮……大概率還會跪周氏祠堂,真的接受不了一點點!
楊豫之的嘴角比ak都難壓,他家阿母可是長公主,對于那些公主、郡主和縣主們的想法,簡直不要太了解了,輕松拿捏各路駙馬都尉,三四息之后方忍笑道:“無妨,臨川她們也總是纏著宣城講述西邊諸國的風土人情,尤其喜歡聽那些公主的軼事。”
陛下改制,親王女亦為郡主,壽春的品階從縣主升為郡主,又因他一不小心啟動了江王的迷路技能,迷路迷到勿斯里國,陛下改封她為宣城郡主,食邑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