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樣子,取消學宮的事情十有是真的了。”
“難道真的要取消學宮不成那我孩子以后上哪讀書認字”一名粗糙漢子突然出聲問道。
他這一問,頓時讓周圍的人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默當中。
不少人都在心中暗自嘟囔是啊,沒有了免費學宮,以后他們的孩子上哪學習認字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想到是,學宮取消后,自己的孩子上哪去混吃混喝
學宮,是大離皇朝自建朝之初便設立的一種讀書制度,十二歲一下的孩童,但凡是想要學習認字的,都可以去學宮免費跟著學習。
最重要的是,中午還會管一頓飯,窮苦人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學宮。
但最多呆到歲之后便不讓去了,因為在這個世界,這個年齡已經可以出去當學徒或當放牛娃了,創造的價值要遠遠高于一頓中午飯。
也因此,整個大離皇朝下設的學宮里,基本都是八歲以下的孩童,甚至還有剛剛蹣跚學步的嬰孩,基本全部都是窮苦人家的。
至于稍微有些家財的,要么直接不讀書認字,要么自己花點錢請個書匠在家教授。
現在的學宮,更像是一個看孩子的幼稚園,早就背離了建立時的初衷。但卻養活了一大批書匠,絕大部分書匠就是靠著學宮里的微薄俸祿養家糊口。
但現在,學宮卻要被取消,受波及最大的便是那些以此為生的書匠了。
所以,得到這消息后,眾多書匠從各地匯聚到了大離皇都,有的甚至不惜砸鍋賣鐵、散盡家財。
但到了之后,他們才發現,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等著最后結果。
姜異出現在皇宮的外廣場時,不少書匠這才猛然想起,能為他們說上一句話的,只有這個毅郡王了。
這個毅郡王也是從古至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肯像他們執禮的權貴。
“先生”這個詞正是從這位毅郡王口中傳出來的,也是他們這些書匠第一次感到了別人發自內心的一種尊敬。
所以,幾乎是下意識地,當姜異的身影走到眼前時,所有書匠都是默默躬身行禮。
尤其到了靠近皇宮的區域,這里匯聚了從大離皇都各地趕來的書匠,足足有數萬人不止,全部都是齊齊躬身行禮。
有的書匠一度想開口求這位毅郡王為他們書匠諫言,但想到對方面臨的處境后,都是默默閉上了嘴。
能被稱呼一聲“先生”,他們便已經知足了,又怎能讓本來就自身難保的毅郡王為他們發聲,只能給對方引來更多禍端。
因為他們都知道,此情此境下,沉默隱忍,緘口不言,才是毅郡王最好的明哲保身之法。
就這樣,姜異在萬眾舉目中一路穿行,腳步沒有任何停滯,也沒有任何神情言語表示。至于寧東來,進了皇宮門樓后,便停了下來,似乎在等待著姜異一起結伴進入皇宮。
對于姜異一路默默前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行為,暗暗點了點頭,明哲保身才是此時最好的生存之道。
眼見姜異已經走到了城樓下,寧東來一手挽著長須,另一只手就想抬起來,似乎相想等姜異走近后拍拍肩膀然后一起走進皇宮。
但手剛要抬起來,神情就是一頓,眉頭深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