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少數根底深厚的老人眼中,最后勝出的并不是當今皇主姜鎮意,而是另一位低調的皇子,被人成為十四爺的姜宗霄。
只不過天嫉英才,在功成的最后一刻,十四皇子姜宗霄糟了暗算,生命垂危。
而姜宗霄也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眼見自己時日不多,已經無法統御龐大的大離皇朝,便將手中的權力全部暗中移交給了自己一母同胎的幼弟,也就是當今皇主姜鎮意。
姜宗霄也是光明磊落之人,當時跟姜鎮意曾有一個約定姜鎮意未來選立大位繼承人時,不得以血脈親厚為準,而是唯才冊立。
十四皇子姜宗霄留下的唯一子嗣擁有繼承大位的優先權。
這里所說的優先權有一個前提,那便是姜宗霄的子嗣各方面的確出類拔萃,可以碾壓姜鎮意的所有子嗣。
在這種情況下,當今皇主百年后,必須還政于十四爺一脈。
姜鎮意向來對這位一母同胎的兄長極為敬重,沒有任何猶豫,心甘情愿地訂立了血誓,并承諾會盡心培養這位皇侄。
他也的確是這么做的,在登臨大位后,便將十四皇子一脈、尚在襁褓中的唯一子嗣抱進宮中,并對外宣稱自己皇后誕下了第四子。
至于十四皇子姜宗霄,則徹底隱退,不久之后便重傷復發,逝于家中。
這么多年以來,當今皇主姜鎮意一直恪守著自己的誓言,將這位皇侄視如己出,甚至不惜花費大代價讓對方迎娶了北疆慕氏一脈的唯一繼承人。
而這位四皇子也的確繼承了生父姜宗霄的雄才大略,所過之處,大軍歸心,軍威一日勝過一日。
照此發展下去,定然會是未來繼承大位的最佳人選。
這位皇四子便是端親王姜烈
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最重要的是人心是會變的。
尤其旁邊還有一位心懷叵測的葉皇后,在日以繼夜的枕邊風之下,加上一國之主的權力實在是太誘人,當今皇主姜鎮意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
對于曾經發下的“還政于十四爺一脈”的誓言也開始動搖,但心地終究還是掛念著兄長之情,一直猶猶豫豫,不忍心下狠手。
但是有人替他出手了,那邊是當今皇后葉昕嵋。
她絕不會容忍自己丈夫還政于兄長一脈的,因為這個皇位必須是她兒子的,她還要借著這個機會讓世外宗門重新入主世俗。
所以也就有了后來端親王一脈的一系列遭遇,滿府上下命懸于刀下,要不是姜異橫空崛起,只怕真的會被趕盡殺絕。
當然,姜異的強勢崛起是一方面,里面也有當今皇主姜鎮意的,在其心底深處,終究是還是顧念著一份兄長之情。
尤其在端親王姜烈重傷臥床、不久于人世之后,姜鎮意在憐憫和愧疚的雙重心理作用下,一度將姜異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軍權在握。
但終究是不是自己的親生血脈,大離皇主一直在左右搖擺,對姜異提拔的同時,又縱容默認葉昕嵋出手打壓。
不過這一切或者是做給那幾位知情的老人看的,畢竟當年“還政于十四爺一脈”的誓言還是有幾個見證人的。
可是趨利避害是所有人的本能,即使是當年的那幾名碩果僅存的老人,也開始選擇性的忘記,似乎忘記了當年見證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