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戰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誓師大會畢,二千五百余名女真將士,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向西挺進,連夜渡過拉林河,于天剛放亮時,就進入到了遼國境內,逼近遼國的寧邊洲。
寧邊州位于混同江之東,是遼國邊陲軍貿重鎮,始建于清寧四年,即1058年。
寧邊州建成后,遼國朝廷在此設立榷場,用來和女真人交易。女真人以北珠、人參、生金、松實、白附子等為市。先期,雙方交易,即有不公之處,遼國人將此稱為打女真;后來,交易中不公愈勝,多是強奪,女真人遂與遼國結怨。
因遼人和女真的恩怨已久,遼國遂在江邊州建立邊城,加強邊防和繁榮邊貿,先為防御,后升觀察,行政上歸東京道所轄。
當時,寧邊州城墻堅固高闊,駐扎有三千余兵馬,統領者乃是遼國名將蕭兀納。
蕭兀納能征慣戰,是遼國的一員虎將。
天祚帝幼時,蕭兀納曾解救過天祚帝,天祚帝因此未被耶律乙辛殺害。后來,因蕭兀納數次直諫天祚帝,惹得天祚帝不悅,遂將蕭兀納貶至寧邊州任刺史。再后來,天祚帝更進一步貶逐蕭兀鈉至黃龍府任府事,后出于防備女真之需要,又調任蕭兀鈉任了寧邊州刺史。
話說這個寧邊州,乃是遼國緊鄰生女真部落邊境上的一座重鎮,當時在興建寧邊州城時,考慮到將來一旦有事,臨近的遼軍能迅速馳援,遂在寧邊州城靠遼國這邊東南西北三個方面,以三十里為標準,另外興建了新安、楊家、聯合三座衛城。這三個城是為拱衛寧邊州城而興建設置的,里面各駐扎有五百兵馬,寧邊州城一旦遇上險情,其他衛城的軍隊即迅速增援,以確保江寧州安然無恙。
當完顏阿骨打決定要打寧邊州城時,手下即有人反對。反對的人認為,寧江州由契丹名將蕭兀納駐守,此人英勇善謀,不好對付。再加上寧邊州東南西三個方向分別有新安、楊家、聯合三座衛城,互為依靠,相互支援,更難攻打。現在,女真起事,首戰契丹,當確保必勝,如此才能振奮人心,鼓動士氣,若是首戰即受挫,會影響士氣,不利于以后的戰事。
完顏阿骨打胸有成竹,決定首先就要先啃下寧江州這個硬骨頭來,讓遼國不敢小覷女真人。為了確保戰斗勝利,完顏阿骨打做了周密安排,決定采取圍點打援的辦法,一舉拿下寧江州。
故此,完顏阿骨打派完顏移烈、完顏阿里罕、完顏婁室三員大將,各帶精兵二百人,提前埋伏在新安城、楊家城、聯合城前往寧邊州的路途上,等上述三城的人馬出城增援寧邊州時,于路途上,就地消滅。
完顏移烈、完顏阿里罕、完顏婁室領命,各帶二百精兵,于路途上埋伏去了。
隨后,完顏阿骨打帶領剩余的一千九百名女真將士,氣勢洶洶地向寧邊州進發。
正在完顏阿骨打率領著一千九百名將士向寧江州前進的路途中,迎面過來一隊人馬,為首的一員大將,騎著一頭黑色的高頭大馬。此人長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身材健壯,兩只眼睛炯炯有神,手持一桿鐵槍,端坐于馬上。來人乃是遼國大將耶律謝十,正帶著混同軍巡邏遼國和女真之間的邊境。
看到完顏阿骨打帶領的女真軍隊大咧咧地行進過來,耶律謝十打馬上前,攔于路中,抬起手中鐵槍,指著完顏阿骨打,厲聲喝道“呔你們這幫女真人,不在家里好好待著,這是要往哪里去難道是要興兵造反不成速轉回去否則格殺勿論”
女真隊伍中,完顏阿骨打策馬向前,舉著手里的金柄開山斧,看著耶律謝十,冷笑地答道“不錯,你說對了,我等女真人正是要興兵造反呢你若識相,閃開讓路;你若不識相,對不起,我手中的斧頭可不認人的,我咔嚓一聲下去,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祭日。”
耶律謝十聞言大怒,策馬上來,也不打話,挺槍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