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良嗣沒有給出明確態度,童貫遂說道“趙修撰,圣上旨意,欲派低級別人員,從登州走海路,前往女真,先做試探,然后視情況推進此事。你以為如何”
趙良嗣聞聽圣意如此,遂趕忙答道“圣上英明。”
王黼見狀,說道“既是趙修撰也無歧義,童樞密,以我之意,當派武義大夫馬政,率數人,先至登州,再由登州守備王師中,選派軍士,船載渡海,至遼東上岸,尋找女真朝廷,探試此事。”
童貫見說,覺得穩妥,說道“好。”
王黼轉臉看向趙良嗣。
趙良嗣也趕忙答道“太傅安排甚是周到。”
當即,三人決定,由武義大夫馬政率人前往登州,再由登州守備王師中,選派軍士,駕船前往遼東,尋找女真朝廷,先行聯合女真之事。
第二日,武義大夫馬政被傳喚至樞密院童貫處。
童貫已于軍中挑選出六名軍士,遂對馬政說了出使女真之事,并將六名軍士交由馬政,前往登州。
馬政率六名軍士,來到登州守備府,見到了登州守備王師中。王師中得知武義大夫馬政乃是朝廷派往女真的使臣,心里大吃一驚。
王師中心里之所以大吃一驚,乃是前不久,他才剛剛派十多名軍士前往遼東,打探女真情況。
這又是什么情況呢原來,女真與契丹開戰,逼近薊州,遂有遼民高藥師、僧朗榮等人,為躲避戰亂,以舟浮海,來到登州,被登州兵馬捕獲。
從高藥師、僧朗榮那里,王師中聞聽到了女真與契丹交戰之事。王師中覺得此事重大,當稟告朝廷。然而,對具體情況,王師中掌握不多,想在做一番打探,好把詳細情況稟報于朝廷,遂安排十多名軍士,以高藥師為向導,渡海至遼東,刺探金遼兩國虛實。
登州守備府十余名軍士遂在遼民高藥師帶領下,乘船前往遼東。一路上,高藥師極言女真人之野蠻,吃生肉,動輒殺人等情形。遼兵心里甚是恐懼。高藥師及十多名軍士乘船駛近遼東北岸時,發現沿岸巡邏船只與甲士甚多,不敢再前行,便停船于海中,觀察情況。
停留在海中的大宋船只,被女真沿岸巡邏船只及甲士發現,遂追趕過來,呼喊著靠近檢查。高藥師聽出是女真語言,遂對兵士們說道“乃女真兵士也”船上的登州兵士聞言大恐,怕被女真甲士捕獲,急忙調頭,駕船逃離。女真在后面急追,未能追上,高藥師及十多名軍士遂逃回了登州,并將此情況報告給了登州守備王師中。王師中因遼東一帶女真與契丹正在打仗,便不再派兵前往。
現在,見朝廷派來了武義大夫馬政,要跨海至遼東,探視女真情況,王師中遂將前不久他派軍士前往遼東的情況講給了武義大夫馬政。馬政聽了王師中講的情況后,心中自是驚喜,因為在這之前,對航海前往遼東,他心里一點底也沒有。因此,馬政忙請王師中喚來高藥師,意在高藥師向導下,向往遼東。
那高藥師自上回逃回登州后,便自行謀生去了,王師中也不知高藥師現在何處。
然而,馬政乃朝廷武義大夫,跨海前往遼東,乃朝廷指意,王師中不敢耽誤,忙派出大批軍士,滿城尋找高藥師。軍士們聞令,緊急尋找,幾經周折,終于把尚滯留在登州的高藥師給找到了。兵士們將高藥師帶至守備府,交給了守備王師中。王師中遂安排馬政與高藥師會面。
馬政與高藥師會面,言說由其做向導,再行前往遼東一事。
高藥師經上次逃難之險,心理恐懼,不愿再往遼東去。馬政遂許諾高藥師,等這次遼東之行回來后,提拔高藥師做官。高藥師被馬政的許諾打動,遂答應做向導,引導馬政前往遼東。
王師中根據朝廷指意,派守備府提轄官呼延慶與馬政同往。
馬政、呼延慶及十多名軍士,在遼人高藥師向導下,乘坐船只,跨海向遼東行駛而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