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阿骨打道“粘翰,你繼續說。”
完顏粘翰接著說道“大皇帝,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接受他東懷國皇帝的冊封,從根本上講,就低了一等。目今,我們既然已經建國,并有了足以打敗遼軍的軍力,還接受他的冊封干甚此乃耶律延禧的緩兵之計,我以為萬不可接受。假如此時我們接受了契丹的議和,契丹趁機強化武備,到那時再征伐契丹,恐怕就難了。”
完顏粘翰的話,讓完顏阿骨打猛然警醒。
完顏阿骨打覺得,完顏粘翰所言極是,目前情況下,大金放松對遼國進攻,遼國就會乘機緩過勁來,到那時候再征討遼國,就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了,說不定還會被遼國反征討,最后會是什么結果恐怕就不好說了。
于是,完顏阿骨打堅定了與遼國爭斗的決心,決定拒絕遼國的冊封。
會后,完顏阿骨打又召見了遼國使臣習泥烈。
完顏阿骨打對習泥烈道“你國皇帝冊封我為東懷國皇帝,甚是無理。目今,你國皇帝都被我打得東逃西竄,狼狽不堪,還有什么理由居高臨下地封我為東懷國皇帝再說了,你國上京、東京,均已被我國攻占了,屬于我國的地盤了,哪里還存在割讓的問題所謂割讓,不過是順水人情而已,毫無任何實際意義。”
習泥烈聞言道“大皇帝你錯了,想我大遼,乃是有二百余年基業的大國,疆域廣闊,兵強馬壯,威達海內外。目今,之所以被你國搶占一些地方,實乃我國兵力調集一時不便而已。”
完顏阿骨打靜靜地聽著習尼烈的話。
習尼烈續說道“大皇帝在上,南朝有俗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是大皇帝執意不接受我國冊封,不與我國結為兄弟之國,我們兩國之間必然相互廝殺。大皇帝想想,以我國現有的實力,籌集百萬兵馬決不是問題;況且,契丹人崇尚習武,熱衷游獵,契丹兒郎皆英勇之士,雙方一旦兵戎相見,最終誰勝誰敗,現在就下結論,為時尚早。”
“拙”聽完習尼烈的上番話,完顏阿骨打心中生怒,斥責習泥烈道“你乃遼國堂堂太傅,乃是受遼國派遣出使我國的,焉能信口開河,胡言亂語我且問你,既是你國那么強大,你到俺這里作甚來了”
習泥烈見問,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看著語塞的習泥烈,繼續斥責道“你好大的口氣還籌集百萬兵馬決不是問題既是你國疆域廣大,兵強馬壯,你國何以要來俺這里議和”
習泥烈強詞奪理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有成人之美。我國皇帝念在戰端一開,生靈涂炭,于心不忍,故此派俺來議和,非是害怕你國,還望大皇帝三思。”
完顏阿骨打聞言,惱怒地說道“還三思一思都不必你契丹朝廷令俺們女真討伐阿疏,我們舍生忘死,沖鋒陷陣,攻陷了阿疏城,打通了朝廷的鷹路,你們契丹朝廷反倒將阿疏保護起來,這是什么道理我國三番五次追討阿疏,你國為何不遣返阿疏”
習泥烈聞言,答道“大皇帝息怒,且聽我言。那時,你國尚是我國的一個部落,那時大皇帝尚擔任著我國生女真部落節度使職務,朝廷詔令你們征討阿疏,實乃應該,并無不妥。那時候,阿疏乃是我國屬臣,雖然阻斷了朝廷鷹路,但能夠悔過自新,我國作為宗主國,焉能向下屬的節度使交還人員沒有這個道理嘛。”
完顏阿骨打聞言更怒,大聲說道“好如你所說,那時俺是你國的節度使,你國可以不交還阿疏;那么,現在俺已建國,俺正式向你國提出要求,立即歸還女真叛徒阿疏,你國究竟是交與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