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見說,將信將疑,猶豫不決,肚里暗道,那張叔夜乃朝廷命官,別欺哄了俺,等俺到了他州上,他將俺捆綁正法了。
吳用見宋江猶猶豫豫,又好生勸慰了一番,講了一大籮筐的道理,將朝廷實乃真心招安的邏輯推演了一番,宋江才疑慮漸消,最終下定決心,要投靠朝廷去。
隨即,宋江燒了山寨樓廳,帶了一百單八位頭領,五千多兵馬,連同家屬一道,來到濟州府,磕見太守張叔夜。
張叔夜趕忙離座,攙扶起宋江等人。宋江等人感激萬分,聲稱愿為朝廷效力。
張叔夜復入座,并讓衙役們給宋江等人,也設了座,好生勸慰了一番,然后對宋江說道“宋義士,非是叔夜計較過去,實乃你等目無國法,為非作歹,擾亂次序,危害社會,其罪甚大。”
宋江聞聽此言,大大地吃了一驚,以為張叔夜要變卦,治他得罪,遂急道“知州大人,難道要你要治我等的罪”
張叔夜笑道“非也,宋義士多心了,本官的意思是,你等皆有本事之人,現在雖赦免了你等的罪過,終究是草民白丁,沒甚前途。目今,江南方臘作亂,你等不若隨了大軍,前去征討方臘,以建功立業,作為給朝廷的覲見之禮,也好搏個出身,以封妻蔭子,光宗耀祖。”
宋江一行聞言大喜,紛紛離了座,跪伏在地上,高撅了屁股,把頭磕得如搗蒜一般,齊聲說道“深感知州大人再造之恩,我等既是舍了性命,也定將撲湯蹈火,在所不辭,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剿滅方臘那廝。”
張叔夜大喜,忙寫了奏折,上奏徽宗皇帝,告知山東宋江投降一事,并講明了宋江一心愿意撲湯蹈火,前去江南,討伐方臘。
那時,江南方臘舉事造反,對抗朝廷,鬧得東南一片混亂,切斷了朝廷的經濟命脈,徽宗正為此驚惶不安。
徽宗一面急忙撤銷蘇、杭兩地奉供局,停運花石綱,罷黜了朱勔父子官職,以瓦解和松解南軍斗志;一面讓童貫先停止與金人聯合,任命童貫為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譚稹為兩浙路制置使,調集京畿的禁軍和陜西六路蕃、漢兵二十余萬人馬,南下江南,鎮壓方臘。
之前,那徽宗皇帝剛剛看過候蒙的上書,請求招安梁山。徽宗正在考慮如何去招安梁山的辦法,就接到了張叔夜的奏折,得知宋江已降,并愿前去征討方臘,心中大喜,嘴里連聲說道“甚好甚好速速告知張叔夜,著宋江一行,隨了童貫、譚稹,前往江南,征討方賊。”
徽宗皇帝緊急頒發御旨。徽宗皇帝御旨被緊急送往濟州府。張叔夜接到徽宗皇帝御旨,便給童貫寫了文書,交與宋江,著其一行,速去江南,速隨童貫、譚稹,征討方臘。
宋江一行得令,摩拳擦掌,蠢蠢欲動,連夜整頓武備,于第二天告別張叔夜,瘋狗攆狼般追趕童貫、譚稹帶領的征討大軍去了。
宋江一行瘋狗攆狼一般追上了童貫、譚稹,遞交了張叔夜的文書。
童貫接過宋江遞上來的書信,看了一番,為新得到一幫死命之漢而大喜,遂令宋江等人為先鋒,直趨杭州,收復失地。
宋江帶了眾弟兄,拼了性命,先后和方臘的部隊打了幾仗,雖然勝果不小,但也損失了不少弟兄。
那方臘的實力原本就比宋江的大,在經過幾番爭斗后,宋江等人知道方臘也不是那么好打的,便找到了童貫,說我等歸降朝廷,該出的力也出了,兄弟們也死傷了許多;目今,我等均是白丁草民,也沒太多的要求,只希望恩帥能準許我等回鄉,安分守己地做個良民即可。
童慣聞言,見宋江等人死傷嚴重,便準了宋江等人請求,準許返鄉為民。
宋江等人遂告辭了童貫,各自返鄉了。
這個情況應該比較符合歷史真實;因明末時,施耐庵老先生寫了一部水滸傳,言江南方臘,乃是梁山好漢給剿滅的。為了維護施耐庵老先生的臉面,保護水滸傳的權威,接下來的故事,筆者仍按水滸傳規劃好的路徑去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