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淳點頭道“皇后所言既是,就這樣辦。”
耶律大石受令,出了皇宮,一邊派人前往涿州,令郭藥師率常勝軍西下,夾擊宋軍;一邊布置兵馬,于途設伏去了。
耶律大石統率遼軍,于白溝一代,排兵布陣,埋伏下三萬人馬,等待著宋軍到來。
遼軍的這個情況,童貫并不知道。因為遼國主動派耶律勝前來求告一事,童貫更以為遼國朝廷膽怯,遼軍不堪一擊;所以,童貫的心里,只想著如何恐嚇遼軍,使其投降,并未打算和遼軍實打實地干上一仗。
當時,童貫統帥北上大軍,來到雄州南門,下令各部,于城外安營扎寨。
雄州南門外,雄州知府和洗,帶領雄州府大小官員,早已迎候在城門外面。
和洗見朝廷大軍來到,趕忙帶領地方官員,來到中軍,拜見大軍統帥、朝廷樞密使童貫童大人。
童貫與和洗見禮畢。和洗遂將童貫及手下大將們,迎進城中,引入知州府,恭讓著童貫在主位上坐了。
童貫于主位坐定后,對雄州知府和洗說道“大軍北上,征剿契丹,地方上當全力配合,保障大軍糧草供應。和知州,你可令雄州官員,悉數前去慰軍。”
和洗聞言,彎腰答道“回樞密大人的話,下官已經安排部屬慰軍;下官照應完大人,也將告退,前往城外,慰問大軍。”
童貫擺了擺手道“和知府就不必去了。和知州,今天,本帥借你的府衙,召開個作戰會議,商議安排北伐契丹的具體策略及行動。和知州,你作為地方首官,熟知地方情況,也參加此次會議吧。”
和洗點頭答道“下官謹遵樞密大人鈞令。”
和洗遂也入座,參加了童貫組織的軍事會議。
童貫坐于主位之上,掃視眾將一圈后,說道“諸將此次,大軍北伐,契丹膽寒。大軍所到之處,契丹或潰敗,或繳械投降,這是必然的;然而,朝廷兵馬乃仁義之師,出師有名,為的是要收復朝廷故地,而非濫殺無辜。故此,此番征戰中,諸將在統兵作戰時,主要是責令契丹讓城投降,不得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