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耶律勝又極為謙卑地給童貫施禮。
童貫高坐于帥位上,冷冷一笑,未予搭理,態度甚是傲慢。
兩側坐著的種師道、楊可世等將,均覺得童貫做得太過,有失禮儀。
耶律勝施禮畢,并不計較童貫之態度,續說道“大帥在上,卑使再次出使貴軍,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惟愿貴軍能審時度勢,分別清楚事理,罷兵還朝,遼宋兩國再續前緣,締交友好關系,以共同應對女真造成的威脅。”
童貫點頭道“來使,你的這番意思,上次出使我軍時就表達清楚了,本帥也給你回答清楚了。假若你此番來,沒有新的內容要表達,請你就此離開,我們兩軍之間,沒有什么可說的了,戰場上見就是了。”
“大帥”耶律勝再拜,隨后又說道“女真背叛我國,猶如方臘反叛你朝,你朝也應嫉恨,當傾力援助我國才對。目今,我國正遭遇二百余年來前所未有之危急,急需作為百十年友好鄰國的你朝支援;你朝如何貪利一時,棄百年之好,結財狼作毗鄰,貽他日禍根呢況且,自澶州結盟以來,宋遼兩國互通信使,關系一向不錯。前不久,我國天子壽辰,大帥作為你朝賀遼主生辰使,前來我國,為吾主賀壽,如此友好聯邦,當應珍惜。卑使勸告大帥,三思而行,萬莫行孟浪之事。”
童貫平時伶牙利嘴,無理的也是有理,凡事總能說得頭頭是道;此刻,因與遼國戰了一場,并未取得他意料中勝利的緣故,心里沒底氣了,說話也不利索了,竟被遼國使臣給說得啞口無言。
乘童貫語塞之際,耶律勝又是一拜,懇求道“大帥,多念我國以往的好,莫記我國以往的不是,遼宋兩國,凡事皆可再行商議,無需兵戎相見,兩敗俱傷。萬望大帥罷兵言和。”
耶律勝一番言詞后良久,童貫方才支吾道“來使,你之所請,本帥已知,本帥當奏聞我朝朝廷,經俺朝圣上明示后,再行復告。”
耶律勝道“大帥在上。有道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當今局勢,貴軍并無并無必勝之把握。遼金大戰,我國目前雖處于劣勢,但疆域廣闊,兵強馬壯、具備取得最后勝利之條件。卑使實告大帥,貴軍來犯,我軍也早有準備,正嚴陣以待,并不懼與貴軍作戰。俺受令出使貴軍,只是念在兩國一百余年來的交情上,特來勸告而已。大帥,萬不可迷失一時,反倒幫了女真大忙。”
耶律勝見軟化說不動童貫,遂又在于其上強硬起來。童貫聞言,耍起橫來,高聲說道“放肆既是你國兵強馬壯,嚴陣以待,雙方戰就是了,你跑俺中軍大帳來做甚速退出去回去告訴你家元帥,要么獻城,一切好說;如不獻城投降,必遭我軍強力打擊,到時悔之晚矣”
耶律勝道“大帥在上,你欺人行,欺天不行。宋軍若執意攻打幽州,必助女真,將來必遭女真侵擾。卑使勸大帥三思。”
“你休要再說”童貫吼道“退出去”
兵士見狀,將耶律勝趕出了中軍大帳。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