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藥師告辭,帶著兩萬常勝軍,往良鄉去了。
其實,對于通過武力來奪取幽燕十六州,童貫比郭藥師還迫切呢整個宋金海上盟約,就是童貫極力主張并推動的。
幽燕十六州一直是宋朝的一塊心病,為了收復幽燕十六州,從太祖皇帝趙匡胤時,就在努力;太宗皇帝為此發動了數次對契丹的軍事行動,都未如愿。到了神宗皇帝時,因契丹強北宋弱,不得不簽訂了澶州之盟,雖然維持了一百余年的和平,但幽燕十六州漸行漸遠,被遼國牢固占有和統治了。神宗皇帝對此耿耿于懷,在臨終時留下遺詔“能復燕者,雖異姓亦可封王”
北宋建國一百多年里,除了屈指可數的幾位開國功臣,太祖皇帝為了剝奪其軍權外,封了他們為異姓王之外,再沒有過先列;神宗皇帝答應可封復燕者為王,可見北宋收復幽燕十六州的心情是多么迫切。
對于童貫來講,能封為王,更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童貫是什么人童貫是個閹人,是太監出身,最早的時候是伺候皇帝的,只是因為能打仗,且在西北戰事中頗有成就,故此由閹人、閹官升格為樞密使,成了北宋的首席軍事長官。
回顧歷史,中國古典有很多著名太監、閹人,比如秦朝的趙高、東漢張讓、唐朝高力士、明朝魏賢忠、清朝李蓮英,哪一個不是權傾一時,謗滿天下然而,這些人中,沒有哪一位被朝廷封為王了。哪怕是號稱“九千歲”的魏賢忠,最多也是封了個爵上公,也未被封為王。
童貫作為異姓、且是閹人,想被封為王,其難度無疑是非常大的,基本上是絕無可能的但因為有了神宗皇帝的遺詔,童貫一直渴望能被封為王,這也是趙良嗣向他獻了聯金滅遼之計后他極力促成的原因所在。
對于郭藥師,童貫是有看法的,心想,不就是個降將嘛,圣上也待之過厚了吧,還答應讓郭藥師出任燕山府知府呢,這樣一個降將,可得住嗎宋江也是招安投降的,且滅了方臘,不也僅僅是個地方兵馬總管嘛,憑啥郭藥師就要統領燕山府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軍政事務童貫進一步地想,你郭藥師想當燕山府知府呢,其實我比你志向更高,我還想當異姓王爺呢問題是,咱們打得過女真嘛現在,童貫所想的不是和女真發生戰爭,而是想通過金錢,輕輕松松地把幽燕十六州給買回來,那樣的話,他就成了復燕功勞最大的人,就可以封為異姓王了。故此,童貫派郭藥師的常勝軍進逼幽州城下,卻讓王稟負總責,并節制郭藥師,一來是表現自己復燕決心;二來是限制郭藥師,不讓他節外生枝,壞了自己的大事。
趙良嗣、童貫這邊迅速運作著一番事情,完顏吳乞買那邊也在商量事情。趙良嗣拂袖而去,讓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等一幫年輕將領迷惑了,他們覺得,南朝已經處于劣勢,南朝使臣咋還這么硬,拒不同意贖買,難不成要武力奪取不成
對趙良嗣的心理,完顏吳乞買琢磨的很透。完顏吳乞買勸慰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等將領道“諸位侄將莫急,南朝會同意用金帛來贖買幽燕十六州的。”
完顏宗望道“何以見得皇叔,你沒見那廝怒氣沖沖,拂袖而去嗎”完顏吳乞買笑了笑道“做樣子呢他不那樣,南朝就得多掏錢。南朝使臣想少掏點錢而已。”
完顏宗望、完顏粘罕等人對完顏吳乞買的看法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