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驚之余,欽宗沒說要派哪位秦王前往金營請和,只是轉視著滿朝大臣,問道“你們誰愿意前往金營,擔任請和使臣”
白時中、李邦彥乃是割地求和的主謀,欽宗之意,他們二人中,應該有一位主動出班,請求擔任請和使臣。然而,欽宗問后,白時中、李邦彥并無任何表示,欽宗心里遂明白了,他們二人并不愿意直接前往金營。欽宗考慮到就目前情況下,也暫時離不開他二人,遂未點其二人之名。
大殿中的李綱聞聽欽宗那樣一問后,原想將白時中、李邦彥一軍,要進奏欽宗,既是白時中、李邦彥強力主張割地求和,就讓他們二人出使金營。然而,李綱心里更怕白時中、李邦彥賣國求榮,毫無原則地答應金人之條件,遂望欽宗一拜道“啟奏圣上,臣愿意擔任請和使臣,前往金營,商議請和之事。”
秦總見狀,忙道“卿肩負守城重任,國家安危,系卿一身,豈可離開卿不能去。”
李綱奏道“圣上不肯派臣前往金營,欲派誰去”
欽宗又環視了眾大臣一圈。
眾大臣皆回避著欽宗的目光。
欽宗環視了眾大臣一圈后說道“李棁去吧”
眾臣中,李棁邁前一步,高聲答道“臣謹遵圣旨。”
李棁乃樞密院次官。樞密院長官童貫不在,這差事落在他頭上,也是理所應當的。李棁知道,無論他愿意還是不愿意,欽宗直接點名了,他不愿意也得去,遂爽快地答應了。
前往金營議和使臣確定后,眾大臣們都散去了,唯獨李綱站在原地,未出殿去。
眾大臣皆離去后,李綱又望欽宗一拜,問道“啟奏圣上。臣有一事不明,臣自愿前往金營議和,圣上緣何不答應臣之請求,是臣的資格不夠嗎”
欽宗道“卿多心了。卿性格剛烈,受不了金方的傲慢,前往金營議和,卿去不合適。”
李綱遂對欽宗說道“啟奏圣上。臣請求前往金營議和,乃是有想法的。圣上啊,金國大軍兵臨城下,勤王之師又未到來,暫時議和是可以的;但議和條款要恰當,否則會招來大禍,宗社安危在此一舉。”
欽宗道“這個朕知道。朕不派卿前往議和,原因也正在此處。以卿之性格,議和斷無可能;故此,朕派李棁前去,留有余地。”
李綱稟告道“啟奏圣上。李棁柔懦,恐怕有誤國事。那金人是貪得無厭的,必然會提出非常苛刻的條款。只要朝廷舉措適當,金人就會見機退去。如果朝廷迫于金人的威勢,答應他們的全部要求,金人就會輕視我們,那樣的話,后患無窮。”
趙桓不聽,仍執意讓李棁出使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