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雍、徐秉哲見勢不好,趁亂逃走后,宮前御林軍兵士迅速圍了上來,堵住宮門,不準陳東及太學生們沖入宮中。
場面極度混亂。
皇宮門口,負責統領內侍的乃是執殿官朱拱之。
陳東見情勢越來越嚴峻,百姓軍民隨時會和御林軍發生沖突,遂對執殿官朱拱之及御林軍兵士們說道“諸位將軍、軍爺們,今天我們圍困皇宮,上書情愿,乃是為了讓圣上恢復李大人、種大人職務,領導京師百姓軍民抗擊金寇,并不是要和朝廷作對。現在,群情激奮,情勢嚴峻,局面已經不好收拾了。沒什么好說的,解鈴還須系鈴人,朱大人要平眾怒,就必須讓李大人、種大人到場。如此,我們才會離開。請你們朱大人將我們的請求奏報給圣上。”
執殿官朱拱之已經被陳東及太學生們鬧得焦頭爛額,無所適從,現在聽陳東如此一說,大喜,忙對陳東及太學生們說道“好說好說只要諸位冷靜,萬般大事都好說。當然,朝廷大事,自然由圣上定奪,你們有此愿景,我當即刻入宮,進奏圣上;但你們必須遵守朝廷法規,靜候在此,等待圣上答復,不得鬧事”
陳東道“那就請大人速速稟報進去,否則,事情鬧大了,我也阻止不了。”
朱拱之遂令內侍及御林軍兵士把守好宮門,他慌里慌張地進宮去了。
朱拱之進宮入殿,跪伏在地,高聲稟告道“啟奏圣上,宮門外太學生們請求面見李留守及種大人。太學生們揚言,若不親眼見到李留守及種大人,勢不散場。”
欽宗聞奏,忙問道“現在宮外情況如何”
朱拱之答道“啟奏圣上。人群聚集越來越多,足有十萬之眾,若不今早平息事態,結果恐怕很嚴重。”
欽宗聞奏大驚,忙看向在一側的李邦彥。李邦彥忙奏道“啟奏圣上。請圣上速召李綱、種師道入朝,讓那些太學生及兵民百姓見到。臣以為,那些百姓軍民見到李大人、種大人后,自然就散場離去了。至于其他事情,待后再說。”
欽宗道“卿所言極是”
隨即,趙桓下令,速宣李綱、種師道進宮,以平息事態。同時,欽宗對朱拱之說道“你快快出宮,命人傳召李綱、種師道。另外,你告訴太學生及百姓軍民,朕已經召喚李綱、種師道進宮,他們馬上就能看到他們的李大人、種大人了,讓他們稍安勿躁,耐心等候。”
朱拱之望欽宗一拜,隨后慌忙出殿。
朱拱之出殿后,隨即令內侍趕忙去傳召李綱、種師道。朱拱之安頓內侍道“現在情勢危急,路上萬莫延誤,越快越好。”
內侍聞令,趕忙去傳召李綱、種師道去了。一路上,內侍心里也著急,恨不得把手也搭在地上,像馬一樣奔馳。
朱拱之安排內侍傳召李綱、種師道后,趕忙出宮,來安撫太學生及民眾們。
陳東及太學生們見朱拱之出宮,忙圍了過來。
朱拱之跳至一高臺上,張開雙臂,往下一壓,高聲說道“諸位莫吵,且聽我說。”
陳東也擺了下手,沖太學生及軍民百姓喊道“大家且靜,聽他如何說”
太學生及軍民百姓皆不再吵鬧,靜聽朱拱之如何說。
朱拱之見民眾冷靜了下來,高聲說道“諸位,剛才本官進宮入殿,已向圣上稟告了大家的訴求,圣上聞聽本官稟告后,當即派人,宣李大人、種大人入朝,不多時間,大家就能見到李大人、種大人了請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眾人聽到此消息,精神為之一振,靜默下來,等候著李鋼、種師道的到來。
半刻鐘后,李鋼、種師道并未到來。陳東及太學生們急了。陳東對站在高臺上的朱拱之說道“朱大人,你且下來。”
朱拱之從高臺上下來。
陳東問朱拱之道“朱大人,我們的李大人、種大人何時到達”。
朱拱之見問,把胸脯一拍道“我保證,再等一炷香的時間,李大人、種大人一定會到。”
于是,陳東及太學生、數萬軍民百姓,或坐或站,安安靜靜地計算著時間,等候著李綱、種師道的到來。
空氣,仿佛已經凝固。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李綱、種師道一直未見到來,朱拱之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他分明已經派人出宣召李綱了,還專門交代越快越好,怎么該死的奴才們還不把人帶來
一炷香的時間到了,所有人的眼光如同餓狼般盯住了朱拱之,看朱拱之如何說。朱拱之害怕挨打,像一頭戰栗的綿羊,說話也結巴起來“諸、諸位、我、我確實派人去宣、宣召了,各位可否再、再、再等候片刻”
“他在騙我們在拖延時間,好組織更多的御林軍來鎮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