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金國使臣蕭仲恭等十多人組成的使團,來到汴京,請求面見宋欽宗趙恒,索要前番約定的戰爭賠償金及宋朝答應割讓給金國的中山、河間二鎮。
對于蕭仲恭而言,在金主完顏吳乞買派他前往宋朝做使臣時,心里還是犯嘀咕的。雖說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終究是到敵國去,風險還是有的。
通過金國滅遼、攻宋,蕭仲恭已經看出來了,金國的兵力遠在遼國、宋朝之上。遼國作為游牧民族,長于騎兵、善于弓箭,即便如此,都未能抵擋住金國的攻擊,亡種滅國了;宋朝作為中原古國,崇尚禮讓,以文治國,怎么可能抵擋住女真野蠻的攻擊?基于此,在蕭仲恭心里,已經清楚地判斷出宋金之間,誰強誰弱了。蕭仲恭在降金后,已經打定主意,就做金國的臣子了,安安穩穩地混吃等死就是了。令蕭仲恭沒有想到的是,金主完顏吳乞買會派他一個歸順才一月余的契丹人。蕭仲恭擔心此次使宋,一言不合,把命給送了。
蕭仲恭出發后,就派人先行趕往汴京,打探情況。在蕭仲恭行進的過程中,前方打探消息的人已返回到半途,和蕭仲恭匯合了。從先行打探消息的人那里,蕭仲恭得知宋朝朝廷的情況,太師耿南仲、太宰張邦昌、同平章事唐恪等人主和,提議盡快割讓中山、河間二鎮,與金國保持良好關系,避免兩國發生戰事;而以御史中丞秦檜等為主的主戰派則反對割讓中山、河間二鎮。
蕭仲恭掌握到這個情況后,決定到汴京后,先拜會耿南仲、張邦昌、唐恪三人,由他們出面,引薦自己面見宋朝皇帝,這樣才穩妥點,不至于被宋朝主戰的官員們給辦了。
所以,蕭仲恭在抵達汴京后,首先拜會了太師耿南仲。
對蕭仲恭,耿南仲極為熱情,招待甚周。
為割讓中山、河間二鎮,耿南仲等人在殿堂上已經奏請多次了,然欽宗并未給予他們明確答復。夜長夢多,耿南仲等人也怕因為未割讓中山、河間二鎮而引發宋金戰事,急得不得了,終于等來了金國的使臣,這如何讓耿南仲不高興萬分?
耿南仲設宴招待蕭仲恭,態度甚是謙卑。耿南仲道:“上使遠道而來,多有辛苦,卑職略備薄酒,不成敬意,還望見諒。”蕭仲恭客氣地大道:“金宋兩國,山水相連。締造合約,友好交往,有益于兩國百姓,既是再辛苦,卑使也不敢有所怨言,惟愿太師從兩國長遠利益出發,奏請貴國皇上,盡快割讓中山、河間二鎮,建立兩國友好關系,造福兩國百姓。”耿南仲道:“那是自然,卑職盼望上使到來已經很久了。可以肯定地答復上使,既然宋金兩國已經就割讓中山、河間二鎮達成約定,就一定會執行的。上使初來咋到,且先歇息一二日,卑職明日即覲見圣上,奏請割讓中山、河間二鎮,引薦上使入宮面圣。”蕭仲恭道謝道:“多謝太師。待卑使完成本次使命,再與太師把酒言歡,共訴友情。”
當日宴畢,耿南仲安排蕭仲恭歇息。
第二日,耿南仲約上張邦昌、唐恪二人,入宮面圣,奏報金國使臣蕭仲恭抵朝,催要中山、河間二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