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朝廷都有所耳聞,不是什么新鮮事,山東河北諸多藩鎮個個桀驁不馴,爭名奪利,相互廝殺爭奪,可是朝廷一旦插手,他們又抱成一團齊心協力反抗朝廷,尾大難掉十分棘手,久而久之,問題長了,朝廷也就習慣了。但好玩的是,席志榮的態度,他這個監軍從頭開始就始終兢兢業業為橫海藩鎮著想,口中沒有一個字的是非,公事公做,浴堂殿內宰相學士們對席志榮感觀很不錯,而太監們則眼神詭秘,都在琢磨這席志榮到底收了殷侑多少錢還有他都從橫海藩鎮回來了,難道還能再回去嗎
此時,皇帝發話了,“橫海藩鎮戰后重建,中書門下要多多關注,他們和周圍藩鎮的事情也要優先辦理,中書門下行文幽州、魏州、徐州,讓三地節度使上書辯解,霸占橫海的產業都要歸還,不得為難橫海藩鎮。”
李宗閔出列奏道,“臣接旨”
皇帝從御座上起身,順著臺階走下來,口中笑道,“席志榮,還有什么事,要奏報的,朕一并聽了”
席志榮一拜到底,“陛下圣明,橫海藩鎮黎民百姓叩謝陛下圣恩,還有一點事情是奴婢自己發現的,奏報陛下圣聽,橫海戰亂禍及鄉里,百姓流離失所,土地荒蕪,雖然殷侑節度使一直大力安排軍民屯田,但還是有大量的荒地待耕,有契丹人、奚人、突厥人、回鶻人等異族游蕩,甚至還有渤海人、新羅人跨海進入橫海藩鎮,在海邊造房立寨,星星點點數目不少,奴婢認為這些異族滯留在橫海藩鎮,應當早做準備,不然日后會生是非”
席志榮的話讓皇帝和宰相學士們都有些意外,事實上很好理解,橫海藩鎮戰亂,戰后人煙稀少,那些游蕩的異族就趁虛而入,無論契丹還是奚人甚至突厥回鶻都是大唐的子民,這些還好說,但渤海人和新羅人跨海而來就是問題了,李宗閔沉吟道,“這個問題很重要,臣建議橫海藩鎮早做打算,是我大唐子民,自當妥善安置,那些異國之人要及早驅逐。”
“哪些是大唐子民,哪些又是異國之人”翰林待詔學士鄭覃道,“契丹人是我大唐子民,渤海與新羅就不是我大唐藩屬國嗎你又以何種理由驅逐”
這眼見又要起爭執了,宋申錫在一邊道,“這個問題只是席公公的口述,還沒有橫海藩鎮的陳情文書到中書門下,以臣之見,朝廷行文給橫海藩鎮,讓他們詳細調查一番,盡快回稟朝廷,然后再做措施應對,陛下以為如何”
宋申錫的話在情在理,李宗閔和鄭覃都無話可說,兩個人都深深看了一眼宋申錫,各自住口,旁邊牛僧孺道,“陛下,臣也如此認為,宋大人所言極是,可以就此辦理”
“嗯,那牛卿家就著手辦理此事吧”年輕的皇帝笑道,對這個兢兢業業不告狀的席志榮很是順眼,轉身笑道,“席志榮,你從橫海藩鎮歸來,是述職還是輪換,可有著落”
皇帝陛下的此言一出,浴堂殿內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席志榮叩拜道,“奴婢奉命歸來,還沒有得到安排,聽從候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