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蕩開始了”歸塵師兄眼神微微收縮,那是一種警覺,還有就是警惕的防御姿態,“什么動蕩李在你聽到什么消息了還是說岳內侍和你說了什么”
“我就是這么一說,今年是大和四年,眼見就就要元旦了,也就是說大和四年就要過去了,皇帝陛下登基已經四年了,他都做了什么事情”李在看看歸云師姐,又看看歸塵師兄,“師兄師姐你們有什么印象”
這個歸云師姐和歸塵師兄不料李在會如此問,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過了片刻,歸云師姐微微嘆息一聲才緩緩道,“寶歷三年正月,宦官劉克明叛亂,當今天子平定劉克明叛亂,改元大和元年。”
“大和元年七月,橫海節度使李全略卒,其子節度副使李同捷居喪擅為留后,隨即叛亂”歸塵師兄接著道,“河北藩鎮魏博節度使史憲誠與承德節度使王庭湊起兵反叛,遙相呼應,哼”
“大和二年,安南軍亂,亂兵勾結土民驅逐都護韓約,橫海平叛戰局糜爛,朝廷府庫空虛”歸云師姐眼神寧靜,卻帶著一絲晦暗,“隴右黨項勾結吐蕃入侵,賊兵侵擾鳳翔,長安為之戒嚴杜元潁入川任西川節度使,附庸風雅,不知兵事,不恤民生,搜刮民財,胡作非為,甚至有軍士餓死,叛軍勾結南詔入侵。”
歸塵師兄臉色也不好看,接著道,“大和三年,幽州節度使李哉義破滄州,橫海叛亂平息,李同捷伏誅,朝廷處置不當,魏博藩鎮兵變,節度使史憲誠被殺,亂兵擁立何進滔為節度使,朝廷三年耗費無數錢糧平叛,功虧一簣西川叛軍勾結南詔入侵,攻克成都外城,掠奪士民數十萬人而去,杜元潁混蛋,房謀杜斷杜如晦何等英雄,怎會有這么混蛋的子孫”
歸塵師兄生氣的一拍桌子,李在趕緊把自己的茶杯端走,震倒了就沒的喝了,他小口喝茶,“唉吆喂,這么一說的話,當今皇帝陛下登基的前三年,內憂外患不斷,叛亂此起彼伏鬧不休啊,這么真難為皇帝陛下了”
“大和四年呢我來之前,又有什么事發生了”李在接著問,他也需要梳理一下脈絡,來印證自己的想法,印象中甘露政變好像快發生了吧,那可是晚唐的標志件,很要命的事情
歸云師姐和歸塵師兄對視一眼,神色都很沉重,歸塵師兄嘆息一聲,“大和四年,也就是今年,南詔入侵,朝廷詔令諸道起兵救援,山南西道節度使李絳募兵前往,南詔與朝廷議和,新募之兵解散遣返,亂兵怨恨,又被節度使監軍楊叔元挑撥,亂賊刺殺李絳及其屬官,李絳李深之的死尤為可惜,可嘆趙郡李氏的好兒郎可恨那楊叔元身為監軍,索賄不成便懷恨在心,挑撥是非顛倒黑白,謀害李絳李深之,事后還誣陷李絳貪污才釀成兵亂,李在,你要牢記此節啊”
怎么歸塵師兄就感慨起來李在有些困惑,一轉眼看見旁邊垂首侍立的老太監陳宏志,忽然有所醒悟,師兄這是提點自己注意太監這幫人呢,尤其是岳齊估計師兄師姐們已經有些不安了
果然,歸云師姐也是微微點頭,柔聲道,“李在,歸塵師兄所言極是,你可要用心了”
“好吧,我知道了,多謝師兄師姐提醒”李在道,“還有呢,還有什么事情發生”
“還有就是一些瑣事,大和四年難得各地平靜無事,南詔進表議和,李德裕到西川之后,設立籌邊樓,招募豪杰俠士,蜀人多少安定一些,吐蕃派遣使者入朝,兩方議和劃定邊界,也暫時不起刀兵,國內何處藩鎮也算平靜,各地風雪調和,政通人和,哦,對了,河東節度使柳公綽,他奏請設立陰山都督府,讓沙坨人駐守云州,監管六胡州,朝廷雖又異議,但還是準了,此時柳公綽就在玉泉山上,他年紀也大了,也不知道河東柳氏會師誰代他出仕”歸塵師兄緩緩道,調理分明。
“陰山都督府”李在忽然覺得這是個很關鍵的事,“云州在哪里”
“云州,在雁門關附近,”歸云師姐笑道,“怎么了,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