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陰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煙消云散了,此時的故作兇惡,反倒有了幾分刁蠻與不講理
“你別急,都說了,每逢大事有靜氣,你要穩住,不要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李在說著話,手中的刀子沒有一絲動搖,在金幣上雕刻著優美的曲線,“安史之亂,打斷盛唐榮耀,每每提及,都讓人扼腕嘆息,安祿山史思明野心勃勃,天下皆知,為什么就唐玄宗不知道無數人告訴他,安祿山有叛變的野心,唐玄宗還一個勁的給安祿山升職加官,生怕安祿山不夠強大”
“李在,你又在胡說八道,你認為我還會被你的花言巧語欺騙嗎”歸云師姐冷冷哼道
“會的,你會的”歸果無聲偷笑,仿佛在嘲笑揶揄,歸云師姐暫時沒空搭理她,難得李在氣短,不抓住欺負一番,怎消心頭之氣
“我在給你講道理,擺事實,舉例說明”李在小小抗議道,“所有人都知道安祿山野心勃勃意圖謀反,難道就李隆基不知道嗎李隆基給安祿山升職加薪,擴充實力,想盡辦法培養一個野心家,卻又毫無道理的打壓王忠嗣,不惜代價讓數萬唐軍的尸骨堆砌在石堡孤城更是讓數十萬關中子弟遠征南詔,禁軍精銳損失殆盡,關中驟然空虛他是故意的”
“你胡說”歸云本來打定主意不聽李在胡扯,抓住機會拿下李在,可是李在的話,還是讓她勃然色變,安史之亂是故意的讓盛世大唐支離破碎沉淪屈辱的叛變,是故意的“李在你又在妄言生事,就算如夏桀商紂一般昏庸,也不會做這自掘墳墓的事”
“不要那么激動嘛”歸云師姐咄咄逼人,李在卻風輕云淡,他輕笑一聲道,“人言事后諸葛亮,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八十年來,我們換個思路去思考這個問題師姐,你別急,我問你,安祿山野心勃勃氣焰滔天,他可把玄宗皇帝怎么樣了”
“安賊謀反了,還不是滔天大罪”柳師姐淡淡道,“歸心師弟,你的話云里霧里可是讓人迷惑呢”
“哦哦,謀反是大罪,那背叛呢玄宗本身是被誰欺負的呢”李在手指上的金幣爍爍生輝,“天寶十五年,玄宗奔蜀,肅宗卻在靈武登基,是不起可以理解為,朔方軍擁立肅宗,而拋棄了玄宗是背叛”
“”歸云師姐和柳師姐面面相覷,柳師姐緩緩道,“李在,你想說什么”
“朔方軍是王忠嗣的勢力范疇,郭子儀李光弼乃至哥舒翰都是王忠嗣的部下,后面還有一個元載,是王忠嗣的女婿,也獨掌大權十余年,成為李林甫第二的人物”
“王忠嗣的忠誠無可置疑,他寧愿以死明志,郁郁而終,可也無法改變事情走向,玄宗也知道王忠嗣是忠誠的,可是他還是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想盡辦法,乃至用骯臟卑劣的手段削弱關中軍團,在外無底線的扶植安祿山,在內無理由的寵幸楊貴妃,讓楊國忠身兼五十余職,可結果呢”李在笑一笑道,“朔方軍還是拋棄了李隆基,擁立新君,對于玄宗來說,安祿山謀反固然罪無可恕,但朔方軍的背叛,更是痛恨至極,圣人呵呵,圣人不假外物,他敢自稱圣人,而朔方軍的背叛讓他從云端墜落深淵,高高在上的皇帝直接變成一個面目可憎一無是處的糟老頭,遭受的屈辱連死亡都無法終結”
眾人沉默不語,李在的話可謂膽大妄為,李在的說法也聞所未聞,大家都在琢磨李在的每一個字眼,就是歸云師姐也凝眉思索,柳師姐神色有幾分復雜,“李在,你的說法驚世駭俗,從來都有聽過這樣的言論,仔細想想,也有一番道理,可是,事情為什么會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