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巖瞪她一眼,心道你們嚷著“害怕”跑來聽故事,然后讓我講嚇人的?窗外的雷雨夜倒是讓他想起一段同雷雨有關、多少有些曲折的往事。如果略去當中的一二環節,也不算嚇人吧。
“我原先提過,成佛那一世是在兜率天瑰泉寺出家的。十四歲剃度,三年后開始去各地云游。”
“因為瑰泉寺的老和尚們都教不了你了嗎?”小羽插嘴問。
陌巖一怔,事實還真如小羽所說,只不過他為人謙虛,不喜自我吹捧。他是個愛讀書又悟性高的人,三天讀完一本佛經還能記住個大概。三年下來,瑰泉寺的藏書已被他研習得差不多了,平日也沒少了向寺里的長老們請教。雖說學佛不是只讀幾本經書那么簡單,但長老們都認為陌巖應當去別的寺廟取取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陌巖記得他的授業恩師浮潭長老當年是這么對他說的,“二者無法相互取代。同一句教義在不同的環境下可有不同的理解,且不見得誰對誰錯。法無定法,只是你用來詮釋世界和生命的工具。學佛也不是為了給自己設限,目的是幫你得獲靈魂的自由。”
陌巖估摸著這番話別說小孩了,就是沒有修為的成年人也不見得能理解,他此刻說出來只是為了故事的完整性。豈料話音剛落小羽便恍然道:“怪不得別的和尚都要在寺廟里吃齋念佛,陌老師卻可以在花花世界教書打架娶老婆養小孩。原來成佛后就能自由自在,這我喜歡。”
陌巖無奈地沖她點了下頭,“成佛確實是為了大自在。你的話我都無法反駁,但你若是老岔開話題,故事可就講不下去了。”
云游八個月后,來到一處延綿的群山前。小和尚陌巖的目的地是群山另一邊的彌勒菩薩廟。兜率天算彌勒菩薩大本營,瑰泉寺的長老們年輕時都去過那座廟,自然也是陌巖心向往之的圣地。十七歲的少年體力自然不消說,計劃第一天早上進山,第三天晚上應當就能出山。事先看過天氣預報,接下來一周都是溫暖晴朗的天氣,夜晚在隨身攜帶的睡袋里瞇幾個鐘頭就行。
誰承想到了第二日傍晚,一片厚重的青黑色烏云從背后追上他。被雨淋一下倒沒什么,擔心的是夜里下個不停,睡覺成問題。想著最好能找個避雨的所在,山峰一轉,卻見前方有座巨大的山谷,西北角上坐落著六七座白瓦黑墻的建筑,從風格上判斷居然是座寺廟。
這可奇了!入山前研究過地圖的,沒發現這片山里有人跡,更不用說寺廟了。當下來不及細想,沿小路下到谷中,砰砰敲響了寺廟緊閉的黑色大木門。
“這座廟有名字嗎?”小羽問,“我這不算岔開話題吧?”
“天鐘寺。”
“那這座廟現在還在那里嗎?”謙寶問,“可以叫爸媽帶我去玩。”
這個問題可不好答。陌巖瞅了眼妞妞,見小姑娘頭歪在小羽身上睡著了,小嘴還在微動,像在咀嚼食物。陌巖伸手過去將妞妞扶起,平放到一旁的枕頭上,蓋好被子。只是這樣一來床頭臺燈的光便射到她眼睛上,陌巖干脆將燈關上。今晚三個小孩肯定要睡下鋪,他睡上鋪。
“吃魚蛋,”妞妞忽然說了句,另兩個還在聽故事的小孩吃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