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神教的最上位者的結局尚且如此悲慘,其他的人難道就能幸免么怎么可能
而康斯坦汀所追尋的,也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云端存儲。
這是康斯坦汀長久思考下的成果
去中心的、分布式的數據存貯,和嚴密的數據對照編碼以及不可復制的獨立事件編號。
簡單來說,將原本單體傳輸的意識,在人為制造成矩陣后,有計劃地分布上傳到不同的設備中。
然后在彼此間有組織、有計劃的數據對照和糾錯中維持我自清醒。
這套理論讓康斯坦汀獨有的靈魂轉移,在純技術意義上成為可能。
也解決了這條路上先行者們數據錯誤和遺失的問題。
它在完成靈魂存續的基礎需求上,為保留自我盡可能地留下了足夠的后手。
云端永生,看起來是如此的完美,至少以加爾文的知識儲備看不出其中的技術漏洞。
但靈魂一側的細節就不一定了,這是機械賢者們的知識盲區,卻又恰恰屬于加爾文的專精領域。
不論是他作為灰騎士的身份,還是他自身靈魂的特殊性,都讓他在靈魂的方面有足夠的發言權。
但他選擇沉默
有關“云端永生”的討論,暫時到此為止。
從后世的角度來看,面前的這個康斯坦汀應該是成功地將自己的生命延續了下去。
但還是那個老問題,那個康斯坦汀身上究竟還有多少眼前人的成分,也尚屬未知。
三天的時間,加爾文的身體參數趨于穩定。
而加爾文也在此期間通過康斯坦汀的講述,了解到如今的噩兆修會,在重重隱秘的背后又是怎樣一副光景。
這是一個強大到令他戰栗的組織,因為加爾文自己就親身體驗過一座戰將泰坦,在戰場上具有何等的威能。
僅僅是一座重傷瀕死的靈能泰坦,就能用僅剩的武備將混沌軍團級別的惡魔毀滅于彈指之間。
而這樣的泰坦,噩兆修會明面上就有25座。
但這又是一個幾乎名存實亡的組織,理由與加爾文所在的組織灰騎士出奇地相似
在他們執掌如此毀滅之力的背后,則是比灰騎士更離譜的人員選拔標準。
區區25套成員編組包括一名高階主管在內的三名次級主管,9名緩沖操作員,以及配屬的150名靈能者。
就算加上后備人員,頂峰時期不到650人的核心戰斗編制,就已經達到極限難以繼續擴張。
要知道那可是帝皇本人尚在,帝國國力巔峰的末尾啊。
之后的劇本加爾文就熟悉多了,救火隊一樣的噩兆修會在整個大叛亂之后,直至叛教年代都活躍在太陽星域的各個大小戰場之上。
直至他們的人員再也不能維持基本作戰為止。
當最后一名泰坦駕駛員也隨著時光老去之后,噩兆修會的主體就徹底宣告沉寂。
他們的核心成員全部消失,空余原本作為配屬部隊的機械神甫和泰坦護衛的機兵與電僧們,幽魂一樣游蕩在泰拉地下基地的回廊之中
“所以說,現在的基地里,只有你們了”
安靜地聽完康斯坦汀的敘述,思考了半晌的加爾文問道。
“是的”康斯坦汀也從自己的回憶中脫離出來。
“什么樣的人員標準,才能符合你們的要求”
“不可接觸者,男性,成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