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思生命需要死亡,而非死亡需要生命。
任何一個對現代工業稍有了解的人,都該明白工業母機對一個體系的意義。它與其說是具體的某一部設備,不如說是一個成熟體系下的一套標準的體現。
圣克里斯號的意義當然遠不僅限于此,但如果要讓加爾文評價現階段這艘機械方舟最大的價值,那圣克里斯號的核心價值,就在這里。
隨著噩兆修會內部的決議下達,身披紅袍的樞機賢者們肩負不同的使命,各自帶著麾下的力量開始了對整個星系的建設。
大批量的勘探船只開始有序地向周圍星系散開,周圍一個節區以內,所有的星系都在他們的行程之內。
沿途一切有價值的礦產被標注,然后反饋給坐鎮在機械方舟上的康斯坦汀。
星系內部的建設也在進行,緊鄰十五個天文單位的另外一顆行星被選中,成為之后作為工業基地的首都星球。
大型引力調節艦隊從方舟的陰影下離開,直奔目標行星而去。
在評估完本星系恒星剩余生命周期后,這顆幸運的星球將被艦隊拖至合適的位置,在新的軌道上重新建立與恒星的引力平衡。
改天換日的工程過后,對這顆星球的大氣層重建、大陸板塊合并的后續施工也已提上日程。
加爾文所在的星球也十分繁忙,海量的工程機械從天空降下,以運輸人口為目標的大型星港開始了施工建設的進程。
前方的戰事已經結束。
在最后的戰役結束之后,加爾文帶著康斯坦汀和他的飛船一起,在南方三國的君主面前宣讀了帝國對這里的統治。
也直到這一時刻,這些原來以侍奉噩兆修會起家的土著們,才知道在數百年后他們的主人是以如此方式重新出現。
大氣層內的運輸飛船日夜往返于部落與南方諸國之間,大量的王國子民在飛船運輸下,向北方即將落成的星港進發。
他們將在那里被軌道上的飛船轉運,將成為隔壁工業星球的第一批常駐人口。
又是一個被飛船引擎吵醒的清晨,加爾文看著天空上繁忙的船只,對眼下的工作狀態并不十分滿意。
帝國與這里的文明存在著巨大的代差,這是不可忽略的事實。
人員上的素質差距決定了能力差距,雙方的合作從一開始就不順利。
農業時代最大的特征就是工業品的匱乏。好吧,我說了句廢話。
精準地描述就是沒有鐘表普及的年代里,這些看日頭猜時間的人不可能存在精準的時間意識。
而這恰恰是他們與噩兆修會合作時要越過的第一道門檻。
加爾文有種在前世的某南亞大國生活十年,再返回祖國的錯覺。
他明知到道理在修會的技術人員一方,但還是不得不耐著性子安撫這手下這些一輩子沒見過手表的漢子。
能讓這群只會在雪地里看狍子呲牙的漢子學會數數、知道自己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能買幾頭羊已經花費了他十五年的時間。
再進一步的素質教育,那加爾文憑著良心說真是想都沒想
但工作總要繼續,就像是窮困的作者總要更新一樣,再難的事情熬過這段,總有過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