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加爾文最終定下的整編方案如下
戰團總計十支戰斗連隊中,第一連為團直屬連隊。
該連隊全員皆為軍官或預備役軍官,在常規的作戰任務基礎上,還要承擔戰團的指揮以及軍官的培養任務;
其余九個連隊,則按照具體的戰斗職能進行分工。
其中第二連為老兵連,專為向單兵方向發展的灰騎士準備。
這支連隊的的士兵將專精于靈能力量與戰場的殺戮技藝,他們在戰團中的定位既是步兵的最強戰力,也是冠軍劍士們在基層的培養搖籃。
第三連為偵查連,他們將用所學到的滲透、暗殺、情報收集等特殊技能,配合著靈能滲透、催眠技能與光學迷彩等裝備,為戰團進入大規模戰場做先導工作。
第四連為重裝連隊,戰團直屬的裝甲單位諸如重型坦克與大氣層內的航空載具,都在他們的控制之內。
第五連隊為藥劑師連隊,戰時打散編制,跟隨各戰斗部隊完成基因種子回收與凈化任務。
第六連為海戰指揮連隊,專司戰艦的指揮與其配屬龐大的船員的管理。
第七、八、九連屬于常規步兵連隊。他們將按照各自攻防戰術的定位區別,形成各自傾向的戰斗風格。
至于最后的第十連,則被設置成圣物保管連隊,他們除了與前三個連隊一起擔任地面戰斗的主力以外,還負責軍械的保養與諸如神圣無畏等圣物的維護。
至于連隊以下,加爾文則充分參考了所接受過的軍事教育。
在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基礎上,將連隊劃分為包括連長、副官、掌旗官、護衛冠軍劍士、的連直屬十人小組以后,將剩余的九十人分成三個中隊,以五人的標準戰術小隊為最基層的組織構成。
戰團的整體架構大概就是這些,而對于軍團和軍團直屬部門的規劃,加爾文還在摸索當中
傳送大廳到了,加爾文也從思緒中脫離出來。看著身邊將自己圍攏的水泄不通的灰騎士們,加爾文若有所得的笑了笑。
這次的整編并非一勞永逸,或者說它僅僅是一個開始。
隨著戰事的累積與戰場環境的變更,類似或更小規模的調整還會持續。
對于這種事情,加爾文有足夠的耐心。
非要舉個例子的話,那么在他的眼中,一支部隊的建設與改造就像是鑄劍
十年鑄劍尚嫌短,劍成寒光耀百年
更新。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