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個”
加爾文在心里念著自己的戰果,并且善意的拒絕了身邊的灰騎士推過來的懸浮支架;
被引擎噪音填滿了的機艙,在雷霆那糟糕的氣動外形影響下,對平流層有著格外的鐘愛。
整個機艙里,所有的灰騎士都老老實實地將自己安置在固定架上,只有加爾文自己還固執的站在中央的過道上。
當然,他有這個特權。
“進度如何”加爾文看向身旁最近的身影,靈能通訊中這兩個單詞被層層疊加、又被層層擴散。
所有“聽到”原體問話的灰騎士都能清楚的理解,這種被銘文同時賦予時間和空間意義的詞匯,在這個時候所指向的,正是整個先遣艦隊的狀態。
時間進度,空間進度,艦隊的位置,乃至先遣艦隊在途徑那些確定被污染的小行星、衛星甚至軌道空間站時,艦隊以小隊為單位,向下逐級發送的具體作戰任務。
加爾文所在的這艘雷鷹就是如此,是圍繞著先遣艦隊被投送的上百支小隊中的一個。
而在先遣艦隊之后,匯合了克里格聯盟的兩千名阿斯塔特,以及死亡守望和謾罵者的艦隊主力,也正在向這個極速趕來。
“進度順利。”戈耳貢搖了搖頭,將同樣被銘文加密后的信息反向輸送。
但他和所有的灰騎士一樣,對這種工具的應用要遠遠的弱于原體。
先遣艦隊的作戰信息太過復雜、稠密,而他所能掌握的信息加密和壓縮技術,卻無法將這些信息全部概括。
三級的銘文體系,大概是這些灰騎士們能夠利用、并以此構筑自己靈魂防御的極限;
至于日常的信息溝通和戰斗方面的應用,則被死死地固定在二級的范疇以內。
但加爾文并不擔憂,因為這種能力的缺失在他的眼中,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灰騎士們注定會繼續成長,而他現在所做的事,就是為了加快這中間的進程。
“第九十七個”加爾文再次重復這個數字。
大魔這個概念,在加爾文經過這次戰爭后,幾乎被徹底顛覆。
與他從審判庭中得到的培訓相比,這些從受害的當事人們身上得到的信息,顯然更加可信。
什么你問它們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對此加爾文沒有解釋的欲望,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微笑不語
總之,所謂的大魔,并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在亞空間中無論是混沌無分還是諸神的碎片,都只有普通和擁有獨特概念的區別。
在它們的內部,區別這些未生者的真正標準,恐怕要到非常后期才有真正的共識;
而它們擁有的這種共識也讓加爾文非常熟悉那就是是否擁有神性。
是的,還是神性。
就像古泰拉的人類,在尚未走出恒星之前所說的“太陽底下永遠沒有新鮮事一樣”,亞空間中無盡的變化之下,其實也有著一些被共同認知的“真理”。
神性,對于諸神的碎片來說更容易獲得,但這個容易與人類所理解的難度依舊有著天壤之別。
它們或許能在誕生后的數萬年時間里,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取悅了自己的本體,又或者單純的因為主體意識的某個偶然的行為,將自己的意識降臨到那個碎片之上。
于是,當神明的意志離開,而那個碎片又僥幸沒有被撐碎或者被玩壞的話,那這個碎片從此以后就有了一個新的稱謂諸神的化身。